佝偻病,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和健康成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亿儿童患有佝偻病。在我国,佝偻病发病率也较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因此,如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佝偻病,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一、佝偻病的成因及症状
1. 成因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失衡导致的骨骼软化、变形。维生素D是人体合成钙质的重要物质,对骨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当维生素D摄入不足时,钙磷代谢失衡,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形成佝偻病。
2. 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以下是佝偻病的常见症状:
(1)骨骼症状:头部畸形、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型腿、X型腿等。
(2)肌肉症状:肌肉无力、易疲劳、肌肉酸痛等。
(3)神经系统症状:易惊、多汗、睡眠不安等。
二、如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
1. 观察生长发育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小孩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来判断。若发现小孩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低于同龄儿童,应警惕佝偻病的可能。
2. 观察骨骼症状
家长应关注小孩的骨骼发育情况,如头部、胸部、腿部等。若发现异常,如头部畸形、方颅、肋骨串珠等,应及时就医。
3. 观察肌肉症状
家长应关注小孩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若发现小孩肌肉无力、易疲劳、肌肉酸痛等,应及时就医。
4. 进行维生素D检测
维生素D检测是判断佝偻病的重要依据。家长可带小孩去医院进行血液检测,了解小孩的维生素D水平。
三、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1. 预防
(1)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家长应保证小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注重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2)适量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家长应让小孩每天晒太阳30分钟以上。
(3)合理膳食:家长应保证小孩的膳食均衡,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质。
2. 治疗
(1)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医生会根据小孩的病情,开具相应的维生素D和钙剂,以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
(2)纠正不良姿势:医生会指导家长纠正小孩的不良姿势,如O型腿、X型腿等。
(3)加强体育锻炼:家长应鼓励小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早期识别和预防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营养摄入、适量晒太阳、合理膳食等,也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健康,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怎么样判断孩子需不需要补钙呢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主要看一下几点:
1.观察宝宝是否有枕秃,头发稀少发黄。宝宝缺钙的话,夜里睡觉就会容易摇头抓脑,慢慢地后面的头发就会被磨掉,形成枕秃圈
2.观察宝宝夜里睡觉我是安稳。宝宝缺钙的话就会夜里容易惊醒,大哭不止,甚至出现惊搐。
3.观察宝宝是否入睡后头脑出汗较多。这也是宝宝缺钙的一个常见症状。
4.观察宝宝的出牙时间是否晚于正常孩子。一般来说,宝宝周岁前开始出牙都属于正常的,那如果宝宝一周多了还没出牙那就可能是缺钙了。要赶紧带宝宝去去医院检查,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
我家宝宝自从断奶以后睡觉特别乖,能9点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牙齿在10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的,现在16个月,长了10颗牙齿。
周岁体检的时候宝宝的骨密度着正常,不缺钙。
但我给孩子依然补充了必要的钙和锌以及维生素D片。你去医院一般医生都建议你给孩子补钙的同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这样能促使钙质更哈地被孩子消化吸收。
那有些妈说了孩子如果不吃钙片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钙片磨成粉末状和在米粥里面或者奶粉里面给孩子喝。
再一个,宝宝一定要喝奶粉喝到3岁以上,6个月以后的孩子免疫力就不如前面6个月了,奶粉能补充孩子一些必要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
我的宝宝养得白白胖胖,身体壮壮的。看图就知道啦!
你好!首先,孩子是不是需要补钙,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平时的饮食,比如说包括奶量,包括母乳喂养这种情况,他的食物的摄入量,是不是能够满足他生理对钙的需要量,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说,如果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已经出现了缺钙的临床症状,实际上这个缺钙,我们更准确的医学用语应该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那如果他出现了一些佝偻病的一些相关的症状,或者是体征的话,可能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钙量和维生素D制剂。
一般早期的症状,可能家长能够观察到孩子可能会有夜惊,经常哭闹,或者经常有烦燥,容易激动,汗特别多等,那么最早期,家长能够观察到的一些体征,可能他会看到有枕秃,孩子后脑勺这一块有一圈是没有头发的,我们叫它枕秃。
还有比如说囟门,该闭合没有闭合,一般前囟门闭合的时间,应该是在孩子出生之后的一岁到一岁半,那如果到一岁半还没有闭合,可能也要考虑这些问题,那如果说这些早期的症状,被家长忽略的话,可能这个孩子就会继续再往前进展,就会发生一些骨骼的变化,比如说肋端外翻,O型腿,X型腿,还有手脚镯征。
所谓手脚镯征,就是说我们在他的腕关节这一块,或者是在脚踝这个地方,我们看见就像戴了一个镯子以后,它局部会有增厚,基本上就这些症状。
那如果有了这个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按照医嘱,来给孩子补钙和维生素D制剂。
怎么判断小孩是否需要补钙?
其实就是要看小孩是否缺钙,缺钙的表现有以下表现:
1. 缺钙主要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以及户外活动少的小孩
2. 多数缺钙的小孩刚开始都没有什么症状,只有血钙浓度低到一定程度了以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这一阶段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以预防为主,6个月前要母乳喂养,合理增加辅食,每天要常出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喂一些维生素A+D(鱼肝油)。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缺钙的发生。
3. 有一些疾病也可以导致缺钙,因为涉及较多病因及病理,这里就不赘述。
4. 万一缺钙,我们家属什么样发现呢?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应该加以注意,及时到医院查血钙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做出治疗:
① 出现手足肌肉抽搐、痉挛,或者全身惊厥等;②出现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多汗、枕秃等其中一种表现;以上两点是佝偻病的初期表现,所以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补救,否则进一步发展后容易致骨骼畸形,留下后遗症,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
5. 最后想重点说的是,预防为主,这很关键,婴幼儿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防止阳光直射造成日光烧伤),哺乳期的妈妈要加强户外活动,饮食含丰富维生素D、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小孩出生两周后给予维生素D到2岁,期间及时添加辅食。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钙?可能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 健康 。那么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补钙啊?
一、孩子一天需要多少钙:
● 0—6个月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00毫克。
● 7个月—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600毫克。
● 3—9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800毫克。
● 10—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1000毫克。
● 13—1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1200毫克。
● 16岁—成年的孩子,每天需要补钙3800毫克。
二、孩子出现哪结症状要补钙:
一般情况下,孩子日常的饮食中含钙量是够的, 不需要特殊补钙。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
1、宝宝出现颅骨软,脑门大,压头颅骨有乒乓球感,之后胸部骨骼外形出现异常。
2、宝宝得牙齿长得晚,或者宝宝走路晚,宝宝生长缓慢,宝宝有肋骨外翻现象,都有可能是缺钙。
三、哪些食物含钙高:
100g 芝麻酱 870mg
120ml 豆腐 428mg
100g麦片 467mg
120ml煮熟的菠菜 120g
河虾:325mg
海带:348mg
紫菜:264mg
黑木耳:247mg
蟹肉:231mg
鸡蛋黄112mg
油菜:108mg
四、孩子补钙的误区有哪些:
以下这些情况和是否缺钙关系不大:
枕秃: 枕秃主要是跟宝宝躺在床上反复转头。摩擦枕部有关系,也和新生儿毛发生长周期有关系。
夜间哭闹:原因很多,多见于肠绞痛,母乳依赖等情况
出汗多:多见宝宝代谢旺盛和室内温度也有很大关系。
五、给孩子补钙的注意事项:
孩子在未添加辅食前,也就是6个月前,不管是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乳喂养的孩子,一天所需的钙,从奶中是可以获得足够剂量的。
1、最好选择 每片100~300 毫克的小量钙片,一天分两三次吃。
2、最好在吃饭时服用钙片
3、钙片和豆制品、奶类要分开服用
此外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是美国儿科学会都建议宝宝从出生2周后开始,每天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中国的膳食指南中建议补充到两岁。
最后提醒广大爸爸妈妈 人体的钙99%储存在牙齿和骨骼中,1%在血液和肌肉组织 , 因此不要盲目相信那些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丰富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从食物吸取钙质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首先我们判断宝宝要不要补钙之前,我必须给大家隆重的介绍钙的好基友,他就是维生素D。
对于我国的婴幼儿来说,国家是建议从出生15天之后,补维生素A D一直不到两岁,在北方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我们甚至可以补到三岁。
所以我们在确定孩子是不是要补钙之前,一定要先看一下有没有给孩子,每天补充了400IU的维生素D.换算成重量单位的话,就是每天10微克的维生素D。
如果没有给孩子补或者补的比较少的话,那么请先给孩子补足量维生素D。
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出现缺钙的诸如O型腿,方颅,鸡胸,出牙齿,晚上烦躁等缺钙症状其实并不是因为缺钙引起的,而是因为钙没有了维生素D这个好基友,在孩子的肠道里面没有动力,进入到孩子的血液循环,所以吸收率比较低。这时候给孩子补再多的钙都是浪费,但是如果给孩子补维生素D的话立马能够让钙你的吸收提升。
所以孩子缺钙我们先确定孩子的维生素D,每一天有没有够400IU,确定孩子的维生素D够400IU后,我们也并不是立马给孩子补钙片,而是要看孩子的奶量是不是够的,因为对于宝宝来奶就是最好的供应钙的食物,在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奶奶甚至是孩子唯一供应奶的食物。我们在孩子一岁之前,每天保证800毫升的奶量,一岁到三岁,每天保证500毫升的奶量,孩子的钙已经非常充足了。
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话,那么请你妈妈要进行钙的补充可以喝奶,可以补钙片。
关于孩子要不要补钙你学到了吗?
钙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钙对强壮骨骼和牙齿、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帮助血液凝固和激活将食物转化为能量的酶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中99%的钙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支撑着我们的成长,维持着我们的形态;而另外的1%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细胞中,调节我们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机能。 如果我们缺钙,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骨骼和牙齿,同时还会导致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甚至我们的五官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很多父母都特别重视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
怎样判断孩子需不需要补钙?
方法一:微量元素检测
如果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缺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个微量元素检测。
方法二: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出现一下状况时,及有可能就是缺钙了。
孩子每日所需的钙量是多少?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0~6个月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200mg左右的钙。6个月~1岁的宝宝,每天大概需要250mg左右的钙。两三岁的孩子每天需要600毫克钙。孩子到4岁后对钙的需求量要增加到每天800毫克。
宝宝怎么吃才能达到这个钙摄入量呢?
母乳中的钙含量大约为34 mg/100ml,配方奶中的钙含量大概是45~60mg/100ml。 0~6个月的宝宝,每天大概需要200mg的钙。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如果宝宝每天喝的奶量达到了600ML,就不需要额外补钙。
若宝宝大一点,每天的奶量能达到600~800ml,再加一些富含钙的辅食,宝宝每日的钙需求量也是基本足够的。
给孩子补钙需注意的事项
1、不要一直补,不能过量
补钙并非多多益善,如果孩子本身不缺乏钙,摄入超量的钙,人体无法全部吸收,就会在体内沉积,容易导致宝宝便秘、结石等。
在给宝宝补钙时,一定要带孩子定期做体检。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后,检查发现身体不缺钙了,而且宝宝平时摄入的含钙食物也不少,这时候就要停止补钙了,千万不要自己在家里盲目地给宝宝补。
2、钙铁锌不要同时补
钙铁锌的吸收需要转运蛋白这个载体,同时补的话,钙铁锌会同时竞争转运蛋白,影响吸收。
所以建议不同的时间补充不同的元素。
3、补钙的同时补维生素D
有些宝宝虽然奶量足够,但体内缺少维生素D,影响了钙离子的吸收。所以建议宝宝出生两周后,开始常规补充维生素D制剂。
经过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也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如果宝宝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夏季,可适当减少维生素D的补充量。
钙,补还是不补?并不是一刀切的!不是说每个孩子一定要补钙或一定不要补,而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具体对待。
当你在质疑自己家宝宝是否缺钙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宝宝日常饮食中的钙摄入是否充足,是否满足每天的钙需求摄入量。
孩子一岁是补钙的关键时间。孩子缺钙第一影响生长,第二影响牙齿的 健康 。
孩子缺钙表现有:出牙迟缓或出牙不整齐,或吃较硬的东西困难,牙齿不够坚硬。头可呈方型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缘发软,囱门较大,至18个月仍未闭合。出牙晚且不规律,相继出现串珠肋和鸡镯,也可出现下缘肋骨像外翻,腕部和踝部骨骼膨大。如手和脚镯,小孩走路呈0形腿或X形腿,肌肉松弛,腹部隆起呈蛙腹状,动作和智力均慢。
宝宝缺钙常常不易入睡,或不易深睡,黑夜容易惊醒,蹄哭不止。宝宝精神烦燥,看啥都不感兴趣,宝宝入睡常出汗有枕秃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一6个月和6一12个月的婴儿每天钙摄入量是300、400毫克/天。宝宝的钙一般是靠奶制品,另外虾皮、紫菜、豆类、绿叶菜也含钙较高。
补钙的同时注意膳食中妨碍钙吸收的草酸、鞣酸、植酸(菠菜、茭白、茶叶、咖啡含的多)以及碳酸饮料。
可以在医院体检的时候做骨密度测量,平时也要观察小孩是否方头,头发有没有秃。
孩子是不是需要补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平时的饮食,比如说包括奶量,包括母乳喂养这种情况,他的食物的摄入量,是不是能够满足他生理对钙的需要量。
第二个方面就是如果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已经出现了缺钙的临床症状,医学用语应该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钙量和维生素D制剂。
经常有人问,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也许有个别的孩子可能在生长发育的某一个阶段,暂时性地钙摄入量不足。特别是最近碰到有些孩子牛奶过敏,建议回避奶类饮食,为了能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量,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含钙比较高的其他食物。
钙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
人体的钙99%储存在牙齿和骨骼中,1%在血液和肌肉组织中,是维持肌肉和神经正常活动的重要因素。
钙的主要功能:
骨骼构成的重要成份,促进骨骼发育
保证肌肉正常收缩、舒张。
孩子一天需要多少钙
不同年龄段孩子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为:
0-6个月:210mg;
7-12个月:270mg;
1-3岁:500mg;
4-8岁:800mg。
图片更详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补钙
1岁以内的孩子: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6月龄内不需要补钙。大部分孩子每天可以吃到600-750毫升左右母乳,其中的钙含量有200-275毫克。
一般100ml奶制品中含100mg钙质,如果孩子喂养次数和喂养量正常,从奶制品中所获得的钙是足够的。
也就是说,在未添加辅食前,不管是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乳喂养的孩子,一天所需的钙,从奶中是可以获得足够剂量的。
另外,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2周还是每天补充维生素D10微克(400U)。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改吃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其制品中添加的钙剂,也足够一个孩子1天的需要量。
1岁以内,添加辅食以后,孩子的饮食中一般也是以奶制品为主,因此,也不需要额外补钙。
1-3岁的孩子:
对于1岁以后的孩子,钙的来源依然是牛奶和其他的奶制品。
1-2岁的孩子,可以每天吃奶500-600毫升,对照上表的钙需要量,此时的钙摄入量也是足够的。
3岁以后的孩子:
3岁以后的孩子每天建议吃300毫升左右的奶,早晚1杯。这时需要从其他食物中额外获得钙量。
绿色蔬菜是一个重要的钙源。除此以外,豆类、坚果、海鲜也还有较多的钙质。
这个时候,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一般直接回避牛奶,以其他饮食代替蛋白质的来源。
此时钙的来源首先还是以食物中的钙补充为主,添加含钙高的食物,比如虾皮、芝麻酱、豆制品等。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食物中钙的摄入量不足,则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具体补充多少量,请咨询医生后决定)。
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
那么,除了牛奶等奶制品以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呢?
100g 芝麻酱 870mg
120ml 豆腐 428mg
100g麦片 467mg
120ml煮熟的菠菜 120g
其他含钙量高的食物:
河虾:325mg
海带:348mg
紫菜:264mg
黑木耳:247mg
蟹肉:231mg
鸡蛋黄112mg
油菜:108mg
(以上食物数据来自百度)
想要教宝宝学汉字的看过来~安利这款非常好用的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将识字当做 游戏 ,让宝宝轻轻松松学会汉字!
如何判断小孩子缺什么营养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我们知道,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
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了 !
小孩子缺锌有哪些表现
家长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锌?可以通过看症状,做个大致判断:
● 食欲低下,饭量小,偏食厌食,也不主动吃饭
●身高发育比同龄孩子慢不少,甚至个头过于矮小,达不到正常发育指标
●经常生病,抵抗力差,如感冒发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智力低下,反应迟钝、注意力难集中,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差
●皮肤外伤难以愈合,易患顽固性湿疹、皮疹
●手指倒刺、指甲白斑,口腔溃疡,头发稀黄
●异食癖,喜欢啃手指、玩具、衣物等,甚至吃墙灰、泥土等非食用东西
(图片来源网络)
1、挑食、厌食、异食癖症状开始
孩子缺锌的表现之一:挑食、厌食,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会误以为是孩子缺钙,其实孩子也可能是缺锌。缺锌会损害味觉敏感度,影响人体的消化代谢功能,造成食之无味,饭量减少,时间长了营养不够,势必影响孩子长个和发育。
2、孩子爱生病,免疫力变差
而且,孩子缺锌还有爱生病。锌参与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影响人体细胞免疫力,缺锌会让免疫细胞抗击病毒的能力减弱,导致宝宝容易生病。
3、手指甲白点,舌苔异常
缺锌的小孩,手指甲容易长白点,而且还会有倒刺的现象;此外孩子头发也长得慢,而且枯黄、发量少等。
4、个头矮、智力低
锌还和宝宝的大脑智力发育有关,锌的缺乏会影响宝宝的智力。智力不足,更会影响学习与成长。临床上显示,缺锌的宝宝反应比较慢,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能力较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