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是家长们十分担忧的问题,而发烧退后出现拉稀的情况更是让家长们焦虑不已。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一、病因分析
1. 发烧期间肠道菌群失调:发烧时,婴儿体内的温度升高,肠道菌群受到影响,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拉稀。
2. 抗生素滥用:在婴儿发烧期间,家长往往担心病情恶化,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会杀死有益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引发拉稀。
3. 食物不洁:婴儿发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摄入不洁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发拉稀。
4. 情绪波动:婴儿发烧期间,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发拉稀。
二、症状描述
1. 拉稀:婴儿发烧退后,出现频繁腹泻,粪便呈水样,颜色较浅。
2. 腹泻:婴儿发烧退后,出现腹泻症状,粪便次数增多,伴有腹痛、腹胀等。
3. 水分丢失:由于频繁腹泻,婴儿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4. 精神状态差:婴儿发烧退后,若出现拉稀症状,精神状态可能会较差,表现为食欲不振、嗜睡等。
三、治疗方法
1. 适当补液:婴儿发烧退后出现拉稀,应及时为婴儿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遵医嘱静脉补液。
2. 调整饮食:婴儿发烧退后,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服用益生菌:为调整肠道菌群,可适量服用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4. 遵医嘱用药:若婴儿拉稀症状严重,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以控制病情。
四、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确保婴儿摄入的食物清洁、新鲜,避免食物中毒。
2. 适量用药:在婴儿发烧期间,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3. 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环境清洁、舒适,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4. 关注婴儿情绪:婴儿发烧期间,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保持良好心态。
婴儿发烧退后出现拉稀,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了解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关注婴儿健康状况,确保其健康成长。
宝宝为什么发烧拉稀
一、宝宝发烧拉稀怎么处理
1 首先,对于病毒性腹泻可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引起。一般起病比较急,开始会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小儿常常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摄氏度。发病时会排出水样便或是蛋花样便,常常伴有粘液,但是没有腥臭味。对于这种小儿腹泻,通常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吃点利巴韦林和抗病毒口服液同时吃点蒙脱石散或是妈咪爱辅助治疗。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为了避免脱水,要及时的输液治疗,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孩子的发烧不到38.5度先不要给孩子急着吃药,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超过38.5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期间多给孩子喝水。
2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吃头孢、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加上妈咪爱、蒙脱石散等调节菌群止泻的药物辅助治疗。如果腹泻严重,为了避免孩子脱水,也需要输液治疗。腹泻期间要给孩子多喝水。
3 不管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除了用药治疗外,家长还应该在饮食上给孩子调理,给孩子吃些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或是流质食物,避免吃寒凉、辛辣刺激或是油腻的食物。
注意事项:
宝宝腹泻期间由于反复的拉肚子,粪便容易刺激孩子的臀部皮肤,造成孩子出现红屁股的现象,家长要注意孩子臀部的清洁和护理,每次小儿便后都要用清水冲洗臀部、会阴,但不要用碱性清洁剂。
二、宝宝发烧拉稀是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腹泻怎么回事呢?据儿科医生说,宝宝腹泻发烧是常见的病症。首先,家长要弄清楚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再对症下药。加重要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尿量的多少是衡量宝宝缺不缺水的一个标志,尿量跟平常一样多说明宝宝身体还不缺水。如果宝宝少尿甚至无尿,则说明可能严重缺水,爸爸妈妈可用自制的米汤或糖盐水给宝宝喝,要多给宝宝喝水。
宝宝腹泻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脾虚泻:脾胃虚弱导致吃完就泻,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块等,但不臭,宝宝面色发黄,不够精神。
2、伤食泻:因为宝宝吃得过多导致腹胀、腹痛,泻下大便酸臭,由于饮食过多损伤脾胃,导致宝宝不想吃饭。
3、风寒泻:因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气转凉没有及时加衣等外因导致宝宝腹部受凉,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绿色,有的宝宝会有发热的症状。
4、脾肾阳虚泻: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泻”,早上四五时大便,久泻不止,面色发白,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
5、湿热泻: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数会有黏液,肛门周围红肿,食欲不振,唇干,有时会有发热的症状。
三、怎么去预防宝宝发烧拉肚子
任何疾病,预防很重要。虽然轮状病毒疫苗是II类自费疫苗,但是为了宝宝健康,该种时还是推荐种了吧,毕竟能防一个是一个。
顺便说一下,目前正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季节,家长可以带宝宝就近到预防接种机构接种疫苗。
秋季腹泻的主要感染原是病人和隐形感染的带病毒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次要的是经气溶胶形式的呼吸道传播。所以,除了推荐接种疫苗以外,请家长再做到以下几点,这会大大减少宝宝生病的几率:
● 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处和集体聚餐处(不过作为妈妈我真心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手卫生,大人孩子的手都要经常用肥皂清洗,尤其是小宝宝的父母家人一定在喂奶前及外出回家后认真洗手。
● 听说别人或其他孩子有腹泻时,请避免接触(如果自己家宝宝生病了就好好在自己家待着吧,如果亲朋好友生病了也要婉拒人家亲近宝宝)。
● 宝宝营养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少生病。
最后,希望宝宝们少生病,就是一不小心感染了也不怕,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治疗就可以了。
四、宝宝发烧拉肚子的`特点有什么
立秋一过,来就诊的宝宝中,因腹泻、呕吐而来的明显多了起来。是啊,又逢每年的“腹泻季”!
轮状病毒胃肠炎正是因为主要发生在秋季,从而得“秋季腹泻”之“雅称”,要想战胜秋季腹泻这只“猛兽”,我们先来看看秋季腹泻的4大特点吧。
秋季腹泻四大特点
● 季节流行性和年龄特点:
秋季腹泻在秋冬季高发,多见于6-24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少见。
● 初期吐2天,随后水样便:
此病潜伏期1-3天,孩子起病急,常常并发轻微的感冒症状和发热,一般先有呕吐1-2天,随后出现每天数次的腹泻,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但并无黏液血便。
● 少数可能会出现严重情况:
少数腹泻宝宝,如果不注意补液就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有极少数会有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 本病有自限性,还能接种疫苗:
本病自然病程3-8天,且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大规模的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自然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下降。
宝宝发烧拉稀是怎么回事
摘要:孩子拉肚子发烧,说明宝宝的体内有了细菌或者炎症,导致孩子的体温已经开始升高了,给孩子多喝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孩子身体体抗力比较好,就会退烧的,如果体温降不下来,可以用退烧药。下面,小编整理了更多详细资料,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宝宝发烧拉稀腹泻怎么回事
孩子拉肚子发烧,说明宝宝的体内有了细菌或者炎症,导致孩子的体温已经开始升高了,给孩子多喝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孩子身体体抗力比较好,就会退烧的,如果体温降不下来,可以用退烧药。孩子拉肚子伴发烧,也可能是食积化热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得急性肠炎了,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另外,还需给孩子查一查大便常规,如果真的是肠炎,那就需要很积极治疗了。
宝宝发烧拉稀吃什么药
1、要防治脱水,因为发烧出汗、腹泻增多容易出现脱水,通常予以口服低渗口服补液盐。
2、要及时退烧,要监测体温,如果腋表体温大于38.5℃,要及时吃布洛芬来退烧。
3、止泻可以空腹服用蒙脱石散或者消旋卡多曲止泻。
4、调理肠胃功能可以吃益生菌奶调理,也可以服用消食健脾胃类的中成药,比如婴儿健脾散或者四磨汤口服液等等调理肠胃功能。
5、要做好肛周会阴部的护理,如果有尿布疹可局部用鞣酸软膏或者烧伤湿润膏外涂。
宝宝发烧腹泻吃什么好
1、把面炒微黄,再把炒面、细姜丝做成面汤,把姜丝挑出后喂宝宝。炒后的面易消化,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补肚子”(注意,患湿热泻的宝宝不可加姜丝)。
2、煮苹果水喝,或蒸苹果吃,都有止泻作用。
3、忌吃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如鸡蛋、鱼、肉类、油炸、油腻食品、奶油及含糖量高的饮料、点心等,蔬菜也要少吃或暂不吃,因为蔬菜中的粗纤维可加重腹泻。妈妈要忌口,不可吃辛辣、油腻食品。对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把奶粉换成不添加乳糖的豆奶粉。
4、风寒泻、脾肾阳虚泻,可将盐炒热或用微波炉加热,再用纱布将热盐包好,放在宝宝肚脐上热敷,一次10~15分钟,一天2~3次,父母切记温度要适中,千万不要烫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对于平时吃肉多,造成伤食泻的幼儿除要适度节制饮食外,还可以煮山楂,喝水、吃山楂。
宝宝一直拉稀怎么办
一、宝宝一直拉稀怎么办
1.观察孩子精神怎么样,如果是精神不错,吃也能吃睡也睡的好,那你可以再观察两天。
2.如果是这样拉肚子超过5天,你就拿宝宝的便便去医院检查化验,看是否有异常,无异常的话,就可以放心了,宝宝是消化不良,这时医生可能会问你家里有什么药之类的,这里注意了,现在的医生不负责任的多,有些会给你开抗生素之类的,坚决不要!
3.每天早上起床给宝宝吃半包宝贝乐,吃完奶后两个小时喂半个蒸苹果,下午吃完奶后两个小时再喂半个蒸苹果……
4.宝宝拉肚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化不好,特别是转食期,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每次只能加一种,等宝宝适应之后再加另一种!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吃的东西也要注意。
5.白萝卜汤。将白萝卜切细丝,适量水上火烧至沸腾,将萝卜丝倒入,开后即可。将水沥出倒入奶瓶。待温度适中时即可喂饮。此方可助消化。非常好用。注意:煮水时开锅即可,注意不要煮过那样就会失去效用。
二、宝宝一直拉稀的原因有哪些
1.拉稀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吃坏肚子”,有些是传染的,有些是“体质”问题。很多不同的疾病都以腹泻为症状,所以了解其发生塬因,对治疗是有帮助的。腹泻依症状发生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腹泻通常不超过十四天。急性腹泻很多是因传染、不洁的食物及饮水造成的。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加会导致机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增多,同时,胃肠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造成营养摄入量减少。那宝宝腹泻时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因此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生病期间多补充水分如白开水、鲜果汁等,吃母乳的孩子多喂母乳;选择易于消化吸收且清淡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羹、藕粉、米粥等;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疾病恢复期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并从半流质食物过渡到软食直至日常饮食。在病愈后半个月内,每天增加一餐,以弥补患病期间的损失,加餐的量要与正餐相当,并与正餐间隔3小时。如果加餐过量则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疾病康复。
2.饮食。宝宝太小,消化功能还不完善,自己的消化酶分泌还很少,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多,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经常给宝宝变换食物,这样都会导致宝宝发生腹泻。另外,宝宝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也会引起腹泻。
3.感染。由于宝宝的胃肠道免疫力差,比较容易感染病毒,在冬季,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是常见的原因。另外,食用奶粉所用的杯具和辅助食物如果消毒不彻底,也有感染朗可能。而宝宝一旦食用就会引起拉稀。
三、宝宝一直拉稀饮食要注意什么
1.宝宝难以适应多变的气候,会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引发肠胃道毛病,如肚子痛、胀、恶心、腹泻。且宝宝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更容易生病,腹泻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2.在宝宝腹泻症状仍未能控制时,如炎症急性期,应少食以减轻胃肠负担,不应过早地进行所谓“补”的饮食,而在症状控制后的恢复期,才逐渐加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病程较长、体质较差者,可给予要素饮食(不必经消化即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病情较重者要考虑禁食,改从静脉补充各种营养成分(胃肠外营养)。
3.病因不同的腹泻饮食调节也有不同的区别。急性胃肠炎的腹泻一般恢复较快,饮食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米汤或稀粥)为主,如症状较重则应短期禁食或仅口服糖盐水;以利于腹泻的恢复。
4.宝宝轻度腹泻,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用等量的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2天,以后恢复正常饮食。提醒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粥、面条或烂饭,加些蔬菜、鱼或肉末等。
四、宝宝一直拉稀家庭护理有哪些
1.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很多妈咪只要宝宝一腹泻,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妈咪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然后,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2.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