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担心,手足口病是否会通过碰触传播?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大家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 呼吸道传播
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感染病毒。
2. 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当感染者触摸了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部位,然后触摸他人的皮肤或物品时,病毒就可能传播给他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3. 粪便-口传播
手足口病的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当感染者污染了马桶、便器等物品后,其他人接触这些物品并摄入病毒,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4. 直接接触传播
当感染者与患者直接接触,如拥抱、亲吻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二、手足口病碰一下是否会传染
根据上述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得出手足口病碰一下是有可能传染的。并非所有接触都会导致感染。以下因素会影响手足口病的传播:
1. 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越高。短暂接触,如碰一下,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2. 接触频率
频繁接触患者,如家人、同学等,感染风险较高。
3. 接触方式
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口腔、鼻腔等部位,感染风险较高。
4. 个体免疫力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等,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较高。
三、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2. 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婴幼儿。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4.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提高免疫力。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粪便-口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虽然手足口病碰一下有可能传染,但并非所有接触都会导致感染。为了预防手足口病,我们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免疫力。关注疫情动态,积极接种疫苗,共同呵护儿童健康。
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一定会传染吗 接触手足口病多久发病
1 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一定会传染吗
根据接触者自身抵抗力的强弱决定。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一旦觉察自己直接亲密接触了手足口病或是间接接触手足口病的物品的,都有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其感染的几率根据接触者自身的抵抗力强弱来决定,因为手足口病是一种又多种肠胃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患者自身抵抗力强的话,一般不会传染致病,而抵抗力弱的比较容易感染致病。
2 哪些人群和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容易被传染 1、五岁以下儿童
另外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被传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抗病能力不强,一般若是直接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儿的,被传染的几率可达80%,家长需密切观察留意是否有发病症状,并及时就医诊治。
2、经常感到疲劳的人
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你的精力又缓解,可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说明自身免疫力低下,这类人群容易被传染。
3、感冒不断的人
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你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这类人群也说明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被传染手足口病。
4、平时伤口容易感染的人
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划伤后,几天之内伤口就会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很快就可以好,而你却因此要拖许久;或者你的某个部位,比如臀部长个又痛又痒的小疹子,过几天头上又长了疹子,身体很容易被病菌、细菌侵袭感染的人群,也是容易染上手足口病的。
5、肠胃易得病的人
在外面餐馆吃了一个普通的菜,其他的人安然无恙,而你却容易上吐下泻,也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而手足口病正是肠胃病毒引起的,像这类人群就更容易被传染了。
6、手足口病的护理者
家里有小孩得手足口病的,一般护理孩子的家长们平时若不注意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又要亲密接触患者的话,是很容易被传染手足口病的。
3 接触手足口病人如何避免传染 1、及时洗手
接触了手足口病人,你需要立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洗手消毒,因为通过手部的接触,如果没有洗手消毒的话,会随着手上的病毒接触进食的食物,引起病从口入的现象,所以及时用肥皂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用普通的肥皂清洗消毒即可,用酒精擦拭手部反而没有用。
2、更换衣物并清洗消毒
然后你还要立即更换当时接触手足口病患者时身上所穿的衣物,并且把这些衣物用84消毒液或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并单独清洗干净,之后放到太阳低下暴晒消毒,以免衣服上沾有病毒引起传染。
3、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
做好这些还是很不放心的话,那么你还可以及时就医,去医生那里开一些抗病毒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这种在第一时间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在手足口病早期使用疗效比较好。
4 接触手足口病多久发病
多为2—10天,平均3—5天。
健康人群在接触手足口病患者之后,会有2—10天左右的一个潜伏期,然后才开始有发病现象,因此我们在接触了手足口病患者之后,要密切观察自己在之后的10天之内有无出现:
1、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2、口里有口腔溃疡,产生疼痛,有流涎拒食的现象。
3、口腔粘膜疹出现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4、有无发烧现象。
5、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的重症表现。
宝宝手足口病会被传染吗
根据你的描述,患儿如不隔离,是很可能传染给新生儿的。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意见建议: 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一定要隔离,一般2周左右。尽量避免密切接触。
此外,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会传染成人吗
手足口病又称手足口综合征。以手足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可通过口、手、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患有此病的孩子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并发脑炎和心肌炎。
临床症状 在孩子发病初期,普遍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时间一般持续4~5天,并在孩子的手掌、脚掌和口腔,长有许许多多的小疱疹。因孩子口腔内的疱疹不易被家长发现,并且容易出现溃疡,导致孩子吞咽困难,吃不下饭。
传播途径 导致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患儿粪便及被患儿污染了的食物传播,患儿在发病第一周最易把病毒传播给其他孩子,其排泄的粪便在数周内仍有传染性,孩子感染柯萨奇病毒后,潜伏期为3~7天。
治疗办法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自愈性,多数孩子可在一周内病情自动减轻或痊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手足口病,但采用以下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1、服用适量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2、口服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
3、对于高烧不退的孩子,可适量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4、可在疱疹患处涂抹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创面尽早愈合。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长疱疹处皮肤的卫生,避免造成继发性细菌感染;当口腔内疱疹感染糜烂,孩子吃东西困难时,最好让孩子喝牛奶、米汤等容易下咽的食品,并提醒孩子在饭后漱口。
在孩子病情恶化时,应尽快带孩子到专科门诊接受治疗。早期治疗手足口病,一般只需几十元至几百元,然而万一孩子并发脑炎和心肌炎后,必需接受住院治疗,治疗费用一般在5000元以上。因患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孩子,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留下脑瘫、智力落后、肢体活动不灵等后遗症,严重者还可引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属幼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每年6~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年人,但以2~4岁孩子发病率最高。据有关专家介绍,此病流行具有周期性,一般是3~5年有一次小流行,5至8年有一次大流行。青岛曾在1998年春天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手足口病流行,流行对象主要是孩子。
勿与水痘混淆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多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冬春季节。水痘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
水痘传染性非常强,常在幼儿园里流行。若哪个幼儿园里一旦发现有患水痘的孩子,要及时通知家长领孩子回家,让其病愈后再入园,并且避免患水痘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密切接触。一般来讲,婴幼儿只要患过一次水痘,病愈后即可获得终身免疫。
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与水痘、疱疹有相似之处,令没有医学常识的家长很难分辨清楚:
判断方法A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中的“柯萨奇16”病毒(简称柯萨奇病毒)引起,6~8月份为发病高峰,9月份以后至来年的5月份仅有散发病例,可见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水痘,系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病季节是在冬春季节。
判断方法B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疱疹主要分布在口腔黏膜、手和脚上,还可同时并发口炎或口腔溃疡疾病;水痘的疱疹以躯干处较多,四肢、头面部较少,手心、脚心及口腔黏膜上的疹子更为少见。
判断方法C 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病愈后,不能获得免疫力;婴幼儿患过一次水痘病愈后,即可获得永久性的免疫。家长由此可以判定,如果孩子已经出过水痘,那么若手、足上一旦长上疱疹,肯定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