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据统计,大约有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形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爱宝宝的健康。
一、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从而出现黄疸。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有某些疾病,如感染、溶血、先天性代谢障碍等,导致胆红素产生过多,进而引发黄疸。
3.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出现黄疸,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 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这是新生儿黄疸最明显的症状。
2. 消化道症状: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3. 精神状态异常:黄疸较严重的新生儿可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观察和监测: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首先要密切观察和监测病情,定期检查胆红素水平。
2. 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蓝光照射,使胆红素在皮肤表面分解,减少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
3. 药物治疗:针对病理性黄疸,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茵栀黄等。
4. 母乳性黄疸:如果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建议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逐渐恢复。
5. 溶血性黄疸:针对溶血性黄疸,医生会根据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如输血、药物治疗等。
四、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1. 孕期保健:孕妇应注意孕期保健,预防新生儿感染等疾病。
2. 产后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应加强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母乳喂养:对于母乳性黄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
4. 定期检查: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黄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家长们应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关注新生儿病情变化,确保宝宝健康成长。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新生儿免疫力,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李晓红.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12):1-3.
[2] 陈丽华,王芳,李丽.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J]. 护理研究,2018,32(2):296-297.
[3] 王晓燕,张丽华,李娜.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护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9):1-2.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新生儿的黄疸怎么办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的黄疸怎么办?该如何治疗?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
黄疸是很常见婴幼儿时间的病,大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有肉眼可见的黄疸。
如果有轻微的黄疸,只需动态观察不需特殊治疗;如果情况很严重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新生婴儿黄疸根据黄疸发生的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浓度值水准分成生理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黄疸是新生婴儿出世后的普遍生理现象,一般常见于一切正常新生婴儿出世后2~3天发生,一周上下消散,早产婴儿黄疸延迟时间很有可能稍长。
病理性黄疸是以新生婴儿出世后因各类因素致使的以黄疸发生早并短时间渐行性加剧为临床症状的一组病症综合征。比较严重的新生婴儿生理性黄疸会对再生大脑神经的永久性损害从而导致患者大脑发育损伤乃至造成患者身亡,全部我们要对新生婴儿黄疸务必十分重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医治:换血疗法:新生儿黄疸病最普遍采用的临床医学治疗方法是血夜互换治疗法,可以降低溶血症,除去患者血液中的抗体,致敏物血细胞和血细胞血红蛋白,进而减少血清蛋白中血细胞血红蛋白水准,防止血细胞血红蛋白脑血管病。本方式关键适用范围为危重症母婴用品血型不符合溶血病。
直射治疗法:紫外线光疗仪是新生儿黄疸病的一种普遍,认可,好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它与间接性血细胞血红蛋白产生光化学变化,提升水溶,并根据胆液和尿代谢。药品治疗法:茵栀黄原浆、油类是一种临床医学常见药物制剂,具备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身体排毒,养肝,消石,退黄功效,其对新生儿黄疸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副作用轻度,关键有拉肚子,恶心呕吐,发烫,疹子等。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身体内细胞组织处在氧气不足的情况,高压氧治疗可以使新生婴儿肝部内血容量增加,氧浓度的占比也随着增加,效果明显。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光疗、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让宝宝多晒太阳,阳光中有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后,可将皮肤表面的胆红素进行转换,转化后容易随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胆红素排出体外,经过一段时间后黄疸基本上能自行消退。
二、光疗。包括窄单面光疗法、双面光疗法、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等,光疗多使用波长在425~475nm之间的蓝光,非结合胆红素在光和氧的作用下,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三、换血疗法。将患儿的血液从动脉端抽出,并从静脉端同步、等量地输入正常血液。该疗法可以置换出患儿体内致敏红细胞和大量胆红素,达到减轻溶血、改善胆红素脑病和纠正贫血的目的,适用于重症新生儿溶血,胆红素脑病的患儿。
四、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苯巴比妥等。
除上述内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新生儿黄疸患儿应注意家庭护理。多喂奶,多喂水,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多排大小便,加快胆红素的代谢;衣服和被褥要保持清洁,勤洗勤换,避免宝宝发生感染;多晒太阳,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眼睛,补充维生素D,增强抵抗力。
护理新生儿黄疸应注意病情监测,家长在充足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是否有尿液黄染或大便颜色是否变浅,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如果出现精神不佳、拒奶、活动减少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生理性黄疸消退后一般不需要复查,病理性黄疸需要遵医嘱复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