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儿童时期,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孩子脾胃虚弱的原因、症状及调理方法,帮助家长呵护孩子的脾胃健康。
一、脾胃虚弱的原因
1. 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天生脾胃虚弱,与家族遗传有关。
2. 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偏食、挑食、过量食用寒凉食物等都会损伤脾胃。
3. 情绪因素:长期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脾胃功能。
4. 感冒、发烧等疾病:疾病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脾胃功能受损。
5. 生活环境:环境污染、空气质量差等也会影响脾胃健康。
二、脾胃虚弱的症状
1. 面色苍白: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面色无华。
2. 乏力、消瘦:脾胃功能减弱,营养吸收不良,导致身体消瘦。
3. 腹部胀满、疼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腹部胀满、疼痛。
4. 便秘或腹泻:脾胃虚弱,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便秘或腹泻。
5. 睡眠不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影响睡眠质量。
三、脾胃虚弱调理方法
1. 饮食调理
(1)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定时定量: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温热食物:适量食用温热食物,如生姜、大枣、小米等,以助脾胃运化。
(4)少食寒凉: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起居调养
(1)保持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脾胃恢复。
(2)适当运动: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脾胃功能。
(3)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3. 情绪调节
(1)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避免过度焦虑、抑郁。
(2)适度放松:学会释放压力,如听音乐、瑜伽等。
4. 中医调理
(1)中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2)针灸:针灸可刺激脾胃经穴位,改善脾胃功能。
(3)推拿:通过推拿手法,促进脾胃气血运行。
脾胃虚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并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情绪调节及中医调理,帮助孩子摆脱脾胃虚弱,茁壮成长。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脾胃,拥有美好的未来。
孩子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首先要知道儿童脾胃不好,会引起什么症状?
1.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形体瘦弱、全身乏力、面色发白
2.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肠胃蠕动能力减弱、大便排泄不通畅、大便稀溏、便秘、便血
3.睡觉流口水、入睡难、多汗、多梦、舌苔白厚、有齿痕
其次才是如何调理?
日常可以常用三种方式
一:运动健脾,脾主四肢,四肢活动则能健脾,也能让体内气血通畅,湿浊随着微汗排出。所以孩子每天保持适度的运动,是健脾的关键,避免久坐看电视、玩手机伤脾。
二:按摩健脾,经常给孩子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帮助肠胃畅通,一般顺时针之后,再逆时针按摩补脾。
三:食物健脾,适度多吃蔬菜,多数蔬菜具有疏通肠道的功能,避免孩子吃多引发的积滞,也能帮助身体把垃圾排出。比如秋季孩子可以吃白萝卜、白菜、包菜等。包菜被很多人忽略,其实它是宝藏蔬菜,其性平,可养胃,具有清利湿热,散结止痛、益肾补虚等功效。孩子“以通为补”,虽然脾胃还很娇嫩,但是一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只要注意健脾,让脾胃不要被“障碍物”困着,脾胃自然就会强壮起来,日常那些常见的补脾食材,就能滋养孩子的脾胃。
如果以上三种方式没有明显改善,可以适当用中药介入调理脾胃,对于孩子长期反复积食,面色饥黄,消化不良,偏矮偏瘦,中医调理脾胃的原则“消积导滞+补脾”。
孩子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孩子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老妈是儿科医生,我从小耳闻目染各种儿科病例和知识,小孩子脾胃虚弱从儿科角度来讲常见的是气虚和阴虚,大部分孩子是气虚,总是乏力、多汗,也有一小部分会阴虚,表现呢就是便秘、口干等。孩子脾胃虚弱跟长时间的厌食有很大关系,我记得我妹妹四五岁的时候厌食很严重,脾胃特别虚弱,我妈妈就熬养胃的粥(小米粥之类),买健脾的薏米、茯苓给妹妹吃,对了,还买了些雀巢儿童奶粉让我妹妹每天早晚喝,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营养摄入不足,喝配方奶粉的好处就是能较快且高效的让孩子摄入营养,像儿童奶粉里的钙、铁、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全面,各项比例也很科学,同时里面的瑞士进口DHA还能促进小孩视觉神经和脑神经发育,另外我妈妈还会给我妹妹捏脊,这属于物理疗法了,跟食疗配合,坚持调理慢慢孩子脾胃就会好了。
孩子脾虚怎么调理
宝妈给孩子喂食要得当,宝宝能吃多少算多少,不吃时不要追着喂,避免伤食。要定时定量饮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面食及养胃的粥类,少吃食肉类食品;不要滥用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清热泻火类药物,更不可滥用抗生素;在环境适合的环境下,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量,以促进脾胃蠕动。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宝宝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小儿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脾胃虚弱偏内热的宝宝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
介绍几种食疗的方法:1.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对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虚宝宝比较适用。2.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熬成粥食用。对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宝宝适用。3.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粥食用。对手足心热、便干的宝宝适用哦!
6岁孩子脾胃虚弱,日常怎么调理
多做室外活动,服用点帮助消化的中成药。
小孩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 饮食调理
脾胃虚弱的孩子,在饮食上应特别注意: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少吃油腻生冷之品,不宜多吃酸味食物,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中医院开一些补脾养胃的中成药。
多吃: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物,如红枣、山药、薏米、扁豆、芡实、莲子肉、葡萄干、胡萝卜、马铃薯、南瓜等。
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等。
2 捏脊调理
捏脊是物理疗法,没有副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令身体的经络和血气运行恢复正常。捏脊不仅能够调理脾胃虚弱,还能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具体做法:家长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
3 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太凉的事物入胃后容易损伤阳气;而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外感,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着凉,也很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可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平时,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助于脾胃恢复正常运转。
4 食疗补养 红枣小米粥
材料:红枣5-6枚,小米50克。
做法: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胃,补虚损,益肾气;防治消化不良。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
材料:莲子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红枣3-5枚。
做法: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