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亲子教育的讲座,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讲座中,专家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建议。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1.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反之,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 亲子教育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亲子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一个具备良好家庭教育背景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更加自信、坚定,更容易取得成功。
3. 亲子教育有助于家长自我成长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亲子教育让家长们更加关注自身修养,提高教育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亲子教育的方法与建议
1. 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桥梁
专家指出,沟通是亲子关系中的关键。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
(2)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避免过度批评,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
2. 爱与规则并行
在亲子教育中,爱是基础,规则是保障。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同时制定合理的家规,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
(1)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2)制定家规,让孩子明白是非曲直;
(3)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3. 激发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1)关注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3)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安慰;
(2)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
(3)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过度干预。
亲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智慧和爱心。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点亮智慧之光。
带孩子参加亲子家庭教育讲座有哪些作用
参加亲子家庭教育讲座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不仅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以下是关于带孩子参加亲子家庭教育讲座的多角度分析:
增进家长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参加讲座,家长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比如鼓励式教育、情感引导等,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孩子的成长。同时,专家的分享可以帮助家长识别并避免一些常见的教育误区,如过度保护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促进亲子关系:共同参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可以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讲座中往往会有针对如何建立良好沟通的技巧讲解,这有助于家长学会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进而减少代沟和冲突。
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参加这类讲座的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交流,这对于他们的社交发展非常有益。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可以观察和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学习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表现。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讲座中的讨论和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参与家庭责任的讨论也能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策略:如果家庭面临特定的挑战,如孩子的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等,专家的建议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策略往往基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家长自行搜索的信息更为可靠和有效。
建议:
在选择讲座时,考虑内容是否贴近家庭实际需要,讲者是否具有专业背景。
参与讲座后,家长应积极将所学应用于日常互动中,观察效果,并适时调整方法。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总结讲座的收获,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共同成长。
总之,参加亲子家庭教育讲座是一个促进家庭和谐、支持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个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亲子共成长讲座观后感
【2017亲子共成长讲座观后感1】
说起孩子,每个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到底应该怎样搞好孩子的教育呢?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现在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活泼可爱,纯洁无暇的,是非分辨能力差,但他们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我们应该从家长自身做起,只有家长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要是只和孩子讲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样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同等重要,只有双方面积极配合,才能看出效果。
平时我们都提倡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应当从小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在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和老师做沟通交流。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是孩子没兴趣,那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好。在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但也不能因为玩的过度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让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在饮食方面,要尽量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在学习方面,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奖励,鼓励孩子学习进步,好好学习。孩子学习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笨拙盒幼稚是正常现象,因为学习是细致的,只有逐步联系才能熟练掌握。要是孩子写的差,就撕掉让孩子重写,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意写了,因此要允许孩子有个逐步学习的过程,用欣赏的目光和夸奖的语言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进步要尽可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有那个孩子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夸奖呢?另外还要注意对孩子奖励的时候还要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想要达到的结果。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告诉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还是应该耐心地引导,说服。孩子要是做错事情时,应当处罚孩子,但是要适当,并且还要积极地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作为家长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的观念。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可以推动家长去改进家庭教育,所以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我们应该既把子女当作子女,也把他们当作朋友。这样的家庭氛围才会有利孩子的成长。总之,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2017亲子共成长讲座观后感2】
有幸听了胡玉敏老师的讲座,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先说说胡老师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就听过,还拜读过胡老师的《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这本书就细细口味,认真阅读,感觉收获颇丰。回想起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使父母对子女的成就充满期待,望子成龙的社会心理给万千家庭的教育追求带来了畸变,应试教育提前启动,家长不惜斥巨资争夺最佳教育资源,为子女成才抢跑。于是,孩子压力重重,失去了游戏的童年,每天奔波了各个辅导班,特长班之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对人生失去了兴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真的也很不容易,好像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而活的,他们每天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还要不停地充电,为的是将来不落人后。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就是瞎疯乱跑,每天开开心心的,作业完成得很轻松,而且每天很快乐。可是现在的孩子见的多了,得到的也多了,反之问题也多了:厌学的,打架的,自杀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后面,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家庭问题。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导师,是永不卸任的大老师,他们不仅是子女的学习楷模,也是孩子的道德榜样,因此营造优良的子女成长的人文环境,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任。
但是作为教师,一年级孩子的启蒙老师,也应时时刻刻地做好孩子的榜样,同家庭教育一起既不拔苗助长、盲目攀比,也不不管不问,自生自灭。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及时鼓励;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要张弛有度,不能老在他耳边唠叨,而是让他自己有计划,有动力地完成任务,家长做好引导罢了。
不容质疑,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受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个别学生和特殊家庭的情况,教师要分别做好不同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与班主任教师配合,不定期地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防止每月不登门,一登门就“告状”的做法,对学生,家长要诚恳地教育,互相尊重,以协作的态度与家长一道研究教育问题。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关心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亲子教育讲座对家长好处
所有的家长都说:“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超过了其他父母”,还有大部分家长说:“我想尽办法,尽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儿园和最好的小学……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是的,所有的家长都无比重视孩子教育,你一定也是这样,对孩子尽职尽责,希望孩子早日成才…
但是,当遇到以下问题时,你又时常束手无策……
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虽然你说的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
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
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很多时候,不愿跟同学交流,上课时,又三心二意……
没有一件事能乖乖做好,丢三拉四,电视永远看不够,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
看别人报班,就为孩子报了很多,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
平时总是爷爷奶奶或保姆在陪着孩子,总感觉不太对,但自己实在太忙,也没有其它办法……
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任何学校都解决不了的,因为老师总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无法面面俱到……当你如此焦虑时,你可能会想,干脆让孩子自由成长吧……
如此矛盾的心理,孩子的成长就非常容易出问题,
请不要紧张,问题总有解决办法,也许以下例子可以给你更多信心
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来所有教育的重任,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让人无法想象。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
有位专家赖国全老师,把孩子培养成国学天才——小小年纪,竟能把中国最古老的经书《易经》倒背如流,思维敏捷,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几十家媒体登门采访……我们还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报道,十二三岁的孩子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的案例,光中国每年就有上百例,中国科技大学为此特设了少年班……他们是“神童”吗?
当深入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规律时,就会发现——“永远没有所谓天赋神童,而只有意志坚强的家长”。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只要你有这个决心,奇迹完全可能发生在你的家庭……你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小打小闹而苦恼,因为你对孩子的伟大期待,将促使你学习和掌握、科学而先进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奇迹将离你越来越近,最终将变成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