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便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过程。正常分娩,是自然界赋予母亲的神奇能力,也是生命奇迹的见证。本文将为您揭秘正常分娩的五大步骤,带您领略这一生命旅程的美丽与感动。
一、临产前兆
正常分娩的第一步是临产前兆。这一阶段,孕妇会出现以下几种征兆:
1. 胎动减少:孕妇会感觉胎动逐渐减少,这是胎儿在宫内活动空间逐渐缩小所致。
2. 胎头入盆:随着分娩的临近,胎头会逐渐下降至骨盆,孕妇会感到下腹部有压迫感。
3. 不规律宫缩:孕妇开始出现不规律、无疼痛的宫缩,称为假临产。
4. 羊水破裂:部分孕妇会出现羊水破裂,表现为阴道流液。
5. 胃口下降:孕妇的胃口可能会突然下降,感到恶心、呕吐。
二、规律宫缩
当临产前兆出现后,孕妇会进入规律宫缩阶段。此时,宫缩逐渐规律、频繁,每次宫缩持续约30-40秒,间歇时间为5-6分钟。以下是一些应对规律宫缩的方法:
1. 保持放松:孕妇可以采取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式缓解宫缩带来的不适。
2. 适度活动: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摇摆等,以促进分娩进程。
3. 保持水分:孕妇需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体力。
4. 遵医嘱:孕妇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如是否需要住院、是否需要进行剖腹产等。
三、宫颈扩张
规律宫缩持续一段时间后,宫颈开始扩张。这一阶段,孕妇的疼痛会逐渐加剧。以下是宫颈扩张的几个阶段:
1. 初期:宫颈开始逐渐扩张,孕妇感到轻微的疼痛。
2. 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加快,孕妇疼痛加剧。
3. 全速期:宫颈接近全开,孕妇疼痛达到高峰。
4. 宫口全开:宫颈完全扩张,为胎儿顺利分娩做准备。
四、胎儿娩出
当宫口全开后,孕妇进入胎儿娩出阶段。此时,胎儿开始下降至产道,孕妇会感到明显的下坠感和压迫感。以下是一些胎儿娩出的注意事项:
1. 指导用力:医生会指导孕妇在宫缩时用力,以协助胎儿娩出。
2. 呼吸配合:孕妇在宫缩间歇时,需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疼痛。
3. 注意保护会阴: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孕妇需注意保护会阴部位,避免撕裂。
4. 剖腹产:若出现胎儿窘迫、脐带脱垂等紧急情况,医生会考虑进行剖腹产。
五、胎盘娩出
胎儿娩出后,胎盘开始剥离并娩出。这一阶段,孕妇会感到下腹部一阵剧痛。以下是一些胎盘娩出的注意事项:
1. 遵医嘱:医生会指导孕妇在胎盘娩出时配合用力,以协助胎盘娩出。
2. 观察出血:胎盘娩出后,医生会观察孕妇的出血情况,确保胎盘完整剥离。
3. 防止产后出血: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产后出血。
4. 产后检查:胎盘娩出后,孕妇需进行产后检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
正常分娩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通过了解分娩的五大步骤,孕妇可以更好地应对分娩的挑战,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愿每一位母亲都能顺利完成分娩,迎来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
正常分娩的七个步骤
分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特点。
第一产程(6-12小时):这一阶段从规律宫缩开始,直到子宫颈口完全开放。初产妇通常需要12小时,而有分娩经验的产妇大约需要6小时。在这个阶段,宫缩开始时每6-7分钟一次,持续约30秒。随着产程的推进,宫缩的间隔时间会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子宫颈口逐渐扩张。
第二产程(1-2小时):这一阶段从子宫口完全开放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2小时,经产妇通常少于1小时。宫缩间隔缩短至1-2分钟,每次持续约50秒。这时,胎儿头部逐渐下降,通过骨盆,母亲会感到胎儿即将娩出。助产士会指导母亲在宫缩时用力,而在宫缩间歇时休息,以保存体力。
第三产程(3-30分钟):这一阶段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此时,母亲不再感到阵痛,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分娩的结束。
三个产程的时间长度不一,初产妇的总分娩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经产妇不超过18小时。每个产妇的情况不同,分娩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在分娩过程中,母亲需要保持信心,勇敢面对宫缩带来的疼痛,这对于顺利分娩至关重要。
分娩机转七步骤
衔接、下降、俯曲、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促使胎头下降最主要的因素是宫缩力。临床上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娩机转七步骤:衔接、下降、俯曲、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通俗的讲就是胎头进骨盆了。初产妇孕38周就可以发生胎头衔接。经产妇在临产后胎头才衔接。
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促使胎头下降最主要的因素是宫缩力。临床上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俯屈:胎头下降至骨盆底时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使用权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进一步俯屈,以胎头最小径线——枕下前囟径,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为内旋转。内旋转应于第一产程结束前完成。内旋转是否顺利与宫缩力关系密切,与第二产程的进展有关。
仰伸:胎头完成内旋转后,到达阴部外口时,产力迫使胎头下降,而骨盆底提肛收缩力又将胎送向前推进,二都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胎头的枕骨下部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逐渐仰伸,胎头顶、额、鼻、口、颜相继娩出。
复位及外旋转:当胎头娩出后,胎头要向左或右转45度,使胎头与胎背成正常关系,称为复位。当肩在骨盆内下降及内旋转时,枕部在外继续转45度,称为外旋转。使胎儿双肩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以利于胎肩的娩出。
肩娩出:胎肩娩出是继头娩出后的第二关,应先娩出前肩,再娩出后肩,两肩娩出后,胎身及四肢将顺利娩出。
产前检查步骤
产前检查步骤
产前检查步骤,整个孕期准妈妈一般都会经历10次产前检查,每次产检的项目和重点都不一样,所以应该认真的了解为每次的检查做好准备,让孩子能够健康安全的降生,以下关于产前检查步骤
产前检查步骤1
1、详细询问病史
内容包括年龄、胎产次、职业、月经史,了解初潮年龄及月经周期,若为经产妇,应了解以往分娩情况,有无难产史、死胎死产史,分娩方式,末次分娩或流产日期,新生儿情况,既往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等;本次妊娠过程,出现早孕反应的时间、程度,有无发热、病毒感染和其他不适,用药情况等;丈夫健康情况,双方家族史中需要注意有无出生缺陷和遗传病,对于相关的疾病需要进行记录。
2、推算预产期
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数字减3或加9,日数加7。如末次月经为3月5日,则其预产期为12月12日。需要注意月经不规律的孕妇由于排卵时间的异常而不能机械使用本方法确定预产期,可以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时间,宫底高度等进行判定,必要时需要行超声核对孕周。
3、全身检查
(1)身高和体重/体重指数(BMI)一般来讲,身材矮小的孕妇骨盆狭窄的机会增加,而BMI值与妊娠预后有相关性,BMI指数高者孕期需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
(2)血压测量了解患者基础血压情况对于评估和判断妊娠期循环系统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慢性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早期积极控制血压在生活和饮食方面需要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
(3)口腔检查目前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感染性早产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孕期牙齿的保健非常重要,当然计划妊娠前对于口腔疾病进行彻底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4)心肺的听诊了解心脏有无杂音,肺部有无基础病变,尤其是既往有心肺疾病病史的孕妇在妊娠期负担明显加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肺功能的评估。
(5)下肢有无水肿正常孕妇往往会有膝部以下的水肿而且休息后消退,如不消失而且伴有体重增加过多,则需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4、产科检查
(1)测量宫高与腹围 宫高是指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部的距离。宫底超过正常孕周的范围时,需要考虑是否为双胎妊娠,巨大儿以及羊水过多,尤其是胎儿畸形引起的羊水量的异常增多。腹部过小则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胎儿宫内发育受限,胎儿畸形等。
(2)胎心音听 诊胎心音往往在胎儿的背侧听诊比较清楚,当子宫壁较敏感,或者肥胖等其他原已导致的胎位评估困难者有一定的帮助。
(3)阴道及宫颈检查 阴道检查往往在早孕期6~8周期间进行,需要注意无孕前检查的孕妇需要进行常规的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病变,如果发现有宫颈细胞学的异常需要酌情行阴道镜检查。在孕晚期可以在进行阴道检查的同时学要进行骨盆测量,骨盆测量中最为重要的径线是坐骨结节间径,即骨盆出口平面的横径,如出口平面正常可以选择阴道试产。骨盆外测量目前已经废弃不用。
5、辅助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 一般在早孕期和晚孕期30周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孕妇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值降至110g/L为贫血。白细胞自孕7~8周开始增加至30周增加至高峰,有时可以达到15×109/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加,需要与临床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孕晚期检查血常规注意有无出现贫血,及时补充铁剂。
(2)尿常规 孕期尿常规与非孕期一致,但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对于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在孕中晚期需要注意尿蛋白的情况。每次产前检查的时候均需要进行尿常规的检查。
(3)肝肾功能检查 妊娠期肝肾负担加重,需要了解早孕期肝肾功能状态,如存在基础病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评估妊娠风险。有些妊娠并发症如先兆子痫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均可以累及肝肾功能。在早孕期和晚孕期需要监测两次。
(4)梅毒血清学检查 患梅毒后妊娠的孕妇需要在孕期进行检查,如早期妊娠感染梅毒需要根据情况给予治疗,减少梅毒病原体对于胎儿的损害。
(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肝孕妇可以通过母胎传播而导致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在早孕期即需要进行筛查,不提倡孕期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阻制,生后需要进行主动免疫联合被动免疫预防新生儿肝炎。
(6)ABO及Rh血型 主要与判断和预防母儿血型不合有关,中国人Rh阴性血较为罕见,3~4‰。测定血型是因Rh阴性的孕妇由于丈夫为Rh阳性其胎儿血型为Rh阳性时出现母儿Rh血型不合,会引起胎儿的宫内水肿,严重时胎死宫内,需要给予及时地治疗。ABO血型系统出现胎儿溶血的风险相对小。
(7)HIV筛查 在早孕期进行筛查,对于阳性病例进行诊断,按照HIV感染处理指南进行积极的处理。
(8)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根据卫生部妊娠期糖尿病行业标准的要求在妊娠24~28周应进行75g糖耐量试验,如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只要有一项超过临界值即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临界值分别为5、1mmol/L,10、2mmol/L,8、5mmol/L。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可以依据情况提前进行筛查或者重复筛查。
(9)孕妇血清学筛查 在各省市卫生局获资质认证的医院根据各医院不同的条件进行各种相关的血清学筛查试验。早孕期筛查试验是指妊娠11~13+6周,应采用超声测定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或综合检测NT,母血β-HCG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得出Down综合征的风险值。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可考虑绒毛活检(CVS)进行产前诊断。中孕期筛查可等到妊娠中期再次血清学筛查后,可以结合早孕期的筛查结果或者独立计算罹患风险值,决定是否进行产前诊断。妊娠14~20周是中孕期筛查的窗口期,多为血清学二联筛查(AFP和游离β-HCG)或者三联筛查(AFP、游离β-HCG、游离mE3)。血清学筛查结果包括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值,其中前2者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的进一步检查,而后者只需要进行系统的.超声检查。
(10)超声检查 是妊娠期中最为重要的检查项目,在妊娠7~8周时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为宫内妊娠,如果此阶段并未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建议第1次超声检查的时间安排在妊娠11~13+6周,在确定准确的孕龄同时测定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妊娠18~24周时进行第2次超声检查,此时胎儿各器官的结构和羊水量最适合系统超声检查,全面筛查胎儿有无解剖学畸形,系统地检查胎儿头颅、颜面部、脊柱、心脏、腹部脏器、四肢、脐动脉等结构。妊娠中期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软指标包括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胎儿鼻骨缺失或者发育不良、肱骨股骨短小、肠管强回声、心脏结构异常、三尖瓣反流、心室内强回声光点、肾盂扩张、脉络膜囊肿等,通过以上检查可以提高胎儿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妊娠30~32周进行第3次超声检查,目的是了解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胎盘位置及胎先露等。妊娠38~40周进行第4次超声检查,目的是确定胎盘的位置及成熟度、羊水情况、估计胎儿大小。正常情况下孕期按上述4个阶段做4~5次B超检查已足够,但孕期出现腹痛、阴道流血、胎动频繁或减少、胎儿发育异常及胎位不清等,则需根据情况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11)电子胎心监护 妊娠34~36周开始,应每周进行1次电子胎心监护。37周后根据情况,每周行1~2次。若系高危孕妇尤其存在胎盘功能下降风险者应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
(12)心电图检查 首次产检和妊娠32~34周时,分别做1次心电图,由于在孕晚期存在血容量的增加需要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的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超声心动的检查。
产前检查步骤2
产前检查
在怀孕过程中会定期看门诊、检查及检验,以追踪您和胎儿的健康。虽然大部分的怀孕均很正常,但这些例行检查可以在问题造成伤害之前先行检查出来,同时还能追踪妊娠期的一切进展。
产检门诊
您可以在预备生产的医院或其他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在28周以前每个月检查一次,而后至36周以前每两周检查一次,到了最后一个月则需每周检查一次。如果有较复杂的状况,比如说怀有多胞胎,产检的频率就要高些。
到大医院进行产检通常比较麻烦而且令人沮丧,因为医护人员进进出出,更有许多孕妇在外面大排长龙。许多妇女形容那像个菜市场,更糟的是每次去产检所见到的医师和护士可能都不一样呢?但如果您选择一般开业的私人医师或私立医院的住院医师,产检情况可能会好多了。
在产检时应尽量利用时间阅读或带些食物去,以备不时之需,最好请个朋友陪您一起去产检,并在那儿认识新朋友。如果您家中还有小孩的话,应妥善安排。
与医疗人员讨论
产检时通常不会有足够的时间与医疗人员讨论。然而试着找找有没有办法可以跟医护人员谈谈,以解答心中的疑惑这才重要,因此要积极为自己争取额外的时间。如果您实在不好意思问,不妨找个人陪。最好事先将所有的问题列在表上并事先练习一下。
产前检查步骤3
1 怀孕12周以前:确认怀孕
怀孕12周之前,产检主要是为了确认孕妇是否怀孕。
确认怀孕的方法: 1、尿液检查(受孕后2周可用早孕测试纸或到医院检查尿或血)。
2、妇科检查(受孕6周后)。
3、B超检查(受孕后5-8周)。
怀孕12-14周:第一次产检和建卡 孕妇确认怀孕后,在第12周时要到当地所属街道医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并携带好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建立准妈妈联系保健手册,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卡。但以后的孕检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医院进行。
4、 在怀孕第12周时,
孕妇需要进行第一次产检了。此次去医院,需要建立“孕妇健康手册”档案,以后每次孕检结果都将记录在内,供日后参考。此次检査项目主要包括:量体重和血压;医生进行问诊;B超检査(主要是听胎心,排除宫外孕和计算胎儿大小);验尿;身体其他各部位的检查;抽血;检査子宫大小;胎儿颈部透明带筛査(主要是对宝宝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5、 怀孕第14-16周:第2次产检和唐氏筛查
进入到怀孕第14周,胎儿开始进入稳定期啦,这个时候,准妈妈可以进行第二次产检了。本次产检的基本检查包括:称体重;量血压;验尿;量宫高;腹围;问诊及看宝宝的胎心音及对照上次检验报告等。
如果准妈妈年龄在35周岁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症筛检。另外如果妈妈是O型血,此时也需要做下ABO溶血检查。
6、怀孕第17-20周:第3次产检
从怀孕第17周开始,宝宝的体重开始飞速增长啦,怀孕18周左右准妈妈可能会感受到第一次胎动了,19周开始可以坚持数胎动,或者准备一台胎心仪,随时听听宝宝在肚子里的情况。这个时期通过B超已经可以看出胎儿性别了哦,但等到20周时,准确率会更高。
第3次产检主要是进行一些常规的基本例行检查,一般会仔细量胎儿的头围、腹围、看大腿骨长度及检视脊柱是否有先天性异常。满了20周后的准妈妈可能会进行超声波检查,主要是进行排畸,即查看胎儿是否存在外观发育上的大问题。
7、怀孕21周-24周:第4次产检和糖筛
怀孕21周-24周,准妈妈可以准备到将来生产的医院办理保健手册了,也就是俗称的建大卡。 这次产检除了血压、体重、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测定外,还可以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糖筛)。大部分糖筛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医院会让准妈妈先喝下50克的葡萄糖水,一小时后以后进行抽血检査。
8 、怀孕25周-28周:第5次产检
怀孕25-28周,准妈妈的肚子更大了,腰酸背痛的情况可能越来越重,这时准妈妈需要多多锻炼,可以饭后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孕妇体操缓解痛疼。
这次的产检除了血压、体重、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测定等常规检查外,梅毒、艾滋病、乙型肝炎有关抗原、抗体的检查。目的是要再次确认准妈妈早孕时所做的检查结果,要检视准妈妈本身是否带有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此外,血糖、胆汁酸的复查也很必要。
7、 怀孕29周-32周:第6次产检
怀孕29-32周,胎儿的听力已经发育的差不多了,准爸妈可以多对宝宝进行胎教,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和宝宝多话。 这次产检除了血压、体重、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测定等常规检查外,医生还会为准妈妈检查水肿的情况。 具体方法为:将大拇指压在小腿胫骨处,当压下后,皮肤会明显地凹下去,且不会很快地恢复,即表示有水肿现象。准妈妈若要预防水肿的发生,平时可穿着弹性袜,睡觉时将双脚抬高,并以左侧位躺。 如果准妈妈的测量结果为血压偏高,又出现蛋白尿、全身水肿等清况时,准妈妈须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痫前症的危险。
10、怀孕33周-35周:第7次产检
怀孕33-35周,准妈妈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了,这时候准妈妈可以为生产做准备了,待产包要准备好,可以选择到附近商场,母婴店购买待产包的种种物品,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购。
从30周以后,基本上就是2周产检一次了。本次产检除了常规的产检外,准妈妈还会做一次详细的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胎儿当时的体重及发育状况,并预估胎儿至足月生产时的重量。一旦发现胎儿体重不足,准妈妈就应多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若发现胎儿过重,准妈妈在饮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日后需要剖宫生产,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儿难产情形。 孕妇此次产检可以开始了解医院产房、生产时的陪产等事项了。也要开始办理产假手续,外出时随身携带保健卡或孕妇健康手册。
11、 怀孕36周:第8次产检
怀孕36周时,胎动会愈来愈频繁,准妈妈应该随时注意胎儿及自身的情况,以免胎儿提前出生。 从这周开始孕妇应该开始每周检查一次,并且每次都要做胎儿监视。
12、怀孕37周:第九次产检
这次产检主要还是继续监视胎儿的状态。另外孕妇还应该了解待产医院可能会提供的东西和自己需要携带的物品,比如保健卡,妻身份证,准生证,结婚证,钱等等。了解生产的进行情况,并且适当的练习。保持适当的运动,注意饮食,一般为少吃多餐较为合适。
13、怀孕38-42周:第十次产检
这时,宝宝的身体各器官都发育完成了,胎位开始固定,胎头已经下来,并卡在骨盆腔内,此时准妈妈应有随时准备生产的心理。准妈妈应该注意胎儿及自身的情况,尤其是腹部变硬、胎动减少等临产征兆,做好胎儿提前降临的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