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护理教程(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新生儿护理视频)

初生婴儿是家庭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续。家长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初生婴儿的护理教程,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呵护生命之初。

一、新生儿基本护理

1. 新生儿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母乳喂养是首选,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以下是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1)保持乳房清洁: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洗乳房,保持乳房卫生。

(2)正确哺乳姿势:让宝宝躺在妈妈怀里,头部与妈妈的乳房保持水平,使宝宝能够轻松吸吮。

(3)哺乳时间:一般每次哺乳时间为10-15分钟,每侧乳房交替哺乳。

(4)避免奶头堵塞:哺乳时,注意观察宝宝的吸吮情况,避免奶头堵塞。

2. 新生儿换尿布

换尿布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准备工具:换尿布前,准备好尿布、湿巾、爽身粉等工具。

(2)清洁双手:换尿布前,清洁双手,避免细菌感染。

(3)保持舒适:将宝宝平放在换尿布台上,解开尿布,清洁宝宝臀部。

(4)涂抹爽身粉:清洁后,涂抹适量爽身粉,保持宝宝皮肤干燥。

3. 新生儿洗澡

新生儿洗澡有助于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以下是一些洗澡注意事项:

(1)水温适宜: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避免过热或过冷。

(2)时间控制: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3)清洁方法: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宝宝身体,避免用力搓洗。

(4)防滑措施:在洗澡台上铺上防滑垫,确保宝宝安全。

二、新生儿健康护理

1. 体温监测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以下是一些体温监测注意事项:

(1)使用体温计:使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准确测量宝宝体温。

(2)测量部位:一般测量宝宝腋下或肛门温度。

(3)体温正常范围:新生儿正常体温为36.5-37.5℃。

2. 呼吸监测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以下是一些呼吸监测注意事项:

(1)观察呼吸频率:新生儿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

(2)观察呼吸节律:新生儿呼吸节律较为规律,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保持空气流通:确保宝宝所在环境空气流通,避免呼吸道疾病。

3. 睡眠护理

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以下是一些睡眠护理注意事项:

(1)保持安静: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定时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3)避免摇晃:避免过度摇晃宝宝,以免造成脑震荡。

初生婴儿的护理是一项重要任务,家长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以呵护生命之初。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家长们已经对新生儿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大全

我们都知道,婴儿在出生之后,不论是产妇还是宝宝,都需要好好的护理,但是这种护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来说,如果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那这个过程将会非常的煎熬。那么,初生婴儿护理知识大全是什么呢?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那些事吧!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大全

一、初生婴儿护理知识之—哺乳和喂养

如果条件允许,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越早开奶,多让婴儿嘴巴刺激乳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因为个别原因,实在无法母乳喂养,那要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粉,注意喂奶量和奶具的卫生。

二、初生婴儿护理知识之—居室环境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三、初生婴儿护理知识之—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是指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4度—28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或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白天不要让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临床上一般将新生儿分为三类:

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予指导。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

答: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相信有不少新爸爸妈妈都会为这个问题而头疼。第一次做爸爸妈妈,肯定会有点手忙脚乱的,但是不用担心,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刚出生的婴儿的一些护理要点吧。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

1、心理调适

新生儿已有视、听、嗅、触等感觉和肌张力活动等表现,不舒服时常以哭泣的办法与外界沟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将新生儿作为一个会听话的孩子对待,多和他谈话,玩耍,并给予各种感官刺激,如亲吻,抚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2、居室通风

居室应选择朝南向阳的房间,冬天室温最好保持在15℃左右,经常湿式扫地及开门窗通风,并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洁卫生。

3、加强护理

新生儿用具要专用,衣被、尿布要选择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布,勤洗勤换,日光下晒干。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肤清洁、舒适,洗澡的水温以不烫手背为宜,一般40℃-45℃,环境温度以22℃为宜。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洗澡后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直至脐带脱落,干燥无渗液。

脐部不宜涂用香粉等,以免异物刺激,导致感染。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冲洗臀部,并用纱布吸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尿布应放平整,以防红臀发生。若发生红臀,可用5%鞣酸软膏涂擦。保持耳道和耳后清洁,防止泪水用呕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儿眼部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产道细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药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儿口腔粘膜娇嫩,易受损伤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4、母乳喂养

母乳经济、方便,营养成分易被新生儿吸收,且富含抗体,又能增进母婴感情,故以母乳喂养为佳。每次哺乳前应清洗乳头,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起,轻轻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气,预防呕吐。

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饥饿性哭闹时也应哺乳,且喂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当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及尿量减少时,应考虑母乳喂养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时,仍要坚持母乳喂养,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时可考虑用牛乳喂养。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及体重,可配制3∶1或4∶1牛乳,满月后可喂全奶。

5、适时保暖

新生儿衣被宜轻松柔软,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紧。睡觉时不能蒙被。洗澡、换衣、换尿布、喂奶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不仅需要细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学性。若护理不当,可招致新生儿疾病的发生,从而危害婴儿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若新生儿有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误事。

刚出生的婴儿的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妈妈送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如何让宝宝吃上最优质的母乳?这需要妈妈在母乳喂养时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步骤,还要留意哺乳期内的一些饮食秘诀与禁忌等。为了宝宝健康,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得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哦。

2、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是当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人工喂养需要适量而定,否则不利于婴儿发育。

3、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婴儿,使婴儿吃饱,维持他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妈妈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哺乳和喂养

如果条件允许,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越早开奶,多让婴儿嘴巴刺激乳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因为个别原因,实在无法母乳喂养,那要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粉,注意喂奶量和奶具的卫生。

居室环境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

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五、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吐奶怎么办?

每次给宝宝喂完奶要帮其拍嗝。而且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

初生婴儿护理育儿知识

胎儿自母体娩出至满月,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由于新生儿刚离开母体不久,还比较娇嫩,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因此需仔细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喂水,9~12小时开始喂奶,一般3小时一次,每次 15~20分钟,下半夜可减少一次。尽力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应及时补充鲜奶或奶粉。

观察新生儿躯体、头部有无失天性异常或产伤,五官有无异常。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有无黄疸、红斑、丘疹、脓疹、湿疹等,有无感染、糜烂,尤其要注意腋下、臀部、颈下、耳后、腹股沟等容易感染的部位。

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7天脱落,脐带脱落后,如脐窝潮湿可涂些紫药水,若有脓性分泌物及周围红肿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诊。

脐带脱落后,有条件可每天洗澡一次,洗时不用肥皂或用刺激性小的香皂。皮肤皱褶处要揩洗干净。要勤换尿布,每次换尿布时,臀部最好用温开水揩洗,揩干后扑上消毒滑石粉。新生儿往往因换尿布不及时或喂养不当而致大便次数增多,刺激了娇嫩的皮肤而发生红臀,造成局部溃烂,婴儿因疼痛而哭闹,此时应及时作有效处理。

新生儿理想的室温是24°C左右,冬季要做好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温。新生儿娩出的头几天进食较少,又排出胎粪、小便,还从皮肤和呼吸道排出一定的水分,所以一周内有体重减少,半个月左右应有回升,约每天增加体重30克,满月时增加2~3斤。

出生后1~2天内,新生儿排出大便为褐绿色粘稠糊状物,即为胎粪。开始哺乳后,大便渐充黄色,质软,量不多。若是人工喂养则大便色淡,质硬量多,味臭,并有较多的块状物。

除吃奶、换洗外,新生儿每昼夜平均睡眠时间应在20小时以上,不要一哭闹就抱起或喂奶。睡眠时注意不要使小儿窒息。

新生儿的衬衣和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布,不要空绒线衣,以免刺激皮肤。衣服要宽大。注意塑料尿布垫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发生过敏性皮疹。

母亲若患感冒,在喂奶和护理时要带口罩,尽量减少外人与新生儿接触,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新生儿护理知识

1.1-3个月之内的宝宝不能竖着抱、环着抱。正确的`是一只手从肩膀到背部,另一只手从宝宝两腿中间往背部抱,这样才能抱得稳,并且托住宝宝的脊柱,保护它。

2.宝宝的鼻屎不要用大人的嘴巴去吸;也不要去扣;不要用棉签去掏;不要用吸鼻器,这些都会破坏宝宝的鼻子里面的汗毛——医生建议,用妈妈的奶水滴一点点在宝宝的鼻沟,宝宝呼吸的时候会把乳汁吸进鼻子里面去,奶水的油脂会把宝宝的鼻屎软化,宝宝喷嚏的时候就喷出来了。没有奶水的妈妈就用凉开水代替奶水

3.1-3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菜汁和果汁,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兑水,少量,逐渐加量。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要一样一样的给宝宝吃,看看宝宝没有异常反应后再加量和换样;

4-6个月:(米糊、鱼泥、菜泥、果泥;菜汁和果汁,这些每天都要换样,避免宝宝以后挑食)

7-8个月:半固体

鱼肝油的添加:宝宝出生15-20天之后就要开始吃。母乳的每天都吃一粒;吃奶粉的宝宝可以两天吃一粒

妈妈要注意补钙(吃钙片等),以免以后骨质疏松

另外所有辅食在6个月之内都不能加盐巴等调料

另外煮菜汁的时候要一样一样的煮,不要很多菜加一起煮,避免宝宝分不清楚各种菜的味道

也不要单一;更不能大人喜欢吃什么菜就给宝宝吃什么,大人不喜欢什么就不给小孩吃什么

医生建议:宝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爱吃,因此,各种蔬菜水果都要给他尝试

4.爽身粉不要擦宝宝尿尿和便便的地方(爽身粉含有滑石粉),医生的原话“其实我不建议给宝宝用爽身粉”

5.1周岁之内,每天都要给宝宝量体温,腋下量

宝宝正常体温:36.5-37.5;体温太低可能饿了,太高的话也不一定是发高烧。家里常备退烧贴(学名什么我忘记了)或者冰块,发现宝宝高烧的时候,把冰块放保鲜袋包上毛巾,放宝宝额头上;另外,宝宝是通过皮肤散热的,因此,这个时候还要把宝宝的包被打开,让宝宝散热透气;给宝宝多喝水。一天下来观察宝宝是否持续退烧,没有的话赶紧就医。

6.要经常(每天)给宝宝洗头洗澡,保持宝宝干净舒适。耳朵后面更要常洗,防止宝宝耳朵溃烂;

7.不要给宝宝戴手套。否则宝宝手缝里面会经常有棉絮,如果没有及时和经常清洗,容易造成宝宝手部溃烂。另外,妈妈还要经常帮忙把宝宝紧握的拳头伸展开,活动活动。

8.不要给宝宝穿那种连体衣服还直接连到脚步的,那样宝宝的脚没办法自由活动,伸不直,容易造成螺旋腿

9.夏天要给宝宝开空调,26-28度,风不要对着宝宝吹就可以。妈妈月子里面穿长袖的衣服,避免喂奶的时候流汗,大人的汗浸到宝宝的皮肤,造成宝宝湿疹(在这里我说说我的做法:我穿的是短袖,但是我每次抱宝宝的时候都在他头下垫一块纱布。然后湿了以后赶紧换掉)

10.对付宝宝红屁股:涂橄榄油、茶油等;如果严重的红PP,则用金霉素眼药膏(硬的,不能用软的)或者百多邦;

11.不要用纱布去清洗宝宝的舌苔。宝宝舌苔是正常的,强行去洗的话,会破坏宝宝的味蕾。小宝宝一般不去碰它。如果是大一些的宝宝,舌苔非常厚,放出来的屁很臭,便便太稀或者太硬。那么可以去思明医院买一个退休老中医研发的肚液散(以前叫猪肚散,可以用医保卡)。药上说明是一日三次,但是医生建议可以不按照上面的吃,每天早上吃奶之前吃一次,连续三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12.刚出生的宝宝不要喝糖水、葡萄糖水,以免以后不喝白开水(特殊情况医生交代需要补充的除外)

13.要给宝宝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14.月子里面妈妈也要吃青菜,每天一盘(韭菜会回奶,不能吃)。青菜对宝宝的眼睛好;

15.喂奶后轻轻把宝宝竖起来,脸朝外,空手心轻拍3-5分钟让宝宝打嗝。如果5分钟了宝宝还不打嗝就不要再拍了。注意拍的位置是左右两个肋骨之间固定一个位置拍,不要上下拍。宝宝溢奶的时候不要大声喊,防止宝宝倒吸一口气,造成呼吸道堵塞等危险

16.宝宝放床上的时候应该要先放屁股后放头。刚喂饱的时候要右侧卧约半个小时

17.先换尿布后喂奶;

18.急性子的宝宝如果爱涂奶,就给宝宝吃10口休息一次(用手拨宝宝的嘴角,让宝宝松开乳头。然后再接着喂)

19.宝宝每天喝水的量是所吃奶水的四分之一;

20.涨奶的时候,就给宝宝吃,不要轻易挤掉,浪费。喂奶的时候要两边轮流喂:一边吃到7-8分饱的时候换到另外一边知道宝宝吃饱。这样大脑就会形成意识,每次都产那么多的奶。

21.不要给宝宝用定型枕头。这些都是工厂流水线做出来的,每个都一样。但是每个宝宝的头和脖子都不同,不能用。医生建议:可以用茶叶等东西自己缝枕头,一般装到三分之二满就可以了。枕头上垫条毛巾,然后让宝宝睡上面,调整他最舒服的姿势。对于这个做法,我的疑问是很多人都要给宝宝的头照顾漂亮点,按照这个做法不知道会不会头型不好看了。不过我现在的做法是用“油甘”的叶子,晒干后做枕头,上面铺纱布。然后和医生说的一样,要保持毛巾或者纱布的清洁,湿了就换。我们是每天都换纱布的。

22.婴儿车的使用(臭美下,这点我做的很好,被表扬了,哈哈):购买推车把手可以两边都可以使用的那种。然后宝宝放车上后,把手放在宝宝腿的这一边。这样,我们推着宝宝的时候就能时刻看到宝宝的情况,能第一时间发现宝宝的不舒服或者吐奶啊之类的一些危险动作,及早处理以免出事。另外还能增进我们和宝宝的感情,可以和宝宝随时互动。

23.关于宝宝的鼻子:有些宝宝再出生的时候,因为挤压鼻子塌塌的。月子里面,妈妈可以经常轻轻捏捏宝宝的鼻(不要用力),这样宝宝的鼻子就回挺起来了;

24.月子里面尽量避免亲朋好友的探访,以保证母婴的休息;亲朋好友探访带鲜花的话,尽量把这些都远离母婴,以免花粉过敏等危险;如果亲朋好友有带小孩的话,要看好这些小孩,不要让他把豆类的小东西塞到宝宝的嘴巴、鼻子或者耳朵里面;以及不要让他们去捏、掐或者挤小宝宝,造成亲朋好友间的尴尬。

25.不要让宝宝的眼睛正对灯光;

26.很多人包括我们家在月子里面都准备了很多麻油,然后整个月子菜啊,鱼啊,肉啊,煮所有东西都用麻油。医生说这是不对的,吃了会拉肚子的。这个我证实,因为我整个月子里面都吃麻油,然后一直拉肚子,到出月子一个多星期了还拉。后来去医院看医生,做了便常规检查,一切正常。医生也说没问题。当时我还以为医生很烂,直到这次听课之后才到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医生的建议是,除了花生油以外的各种油都备一斤,然后每顿都使用不同的油来做月子餐。

27.月子里面妈妈也要洗头洗澡,不然妈妈身体太臭太酸,喂给宝宝“酸奶”宝宝也会不舒服的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3225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