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是生命中最纯真、最脆弱的阶段。新生儿需要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以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本文将根据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新生儿生理特点
1.体重与身长: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一般在2500-4000克,身长在47-53厘米之间。
2.呼吸: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50次。
3.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正常体温在36.5-37.5℃之间。
4.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5.免疫系统: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抵抗力较弱,易感染疾病。
二、新生儿护理要点
1.喂养
(1)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富含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建议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
(2)人工喂养:如母亲无法哺乳,可选择适合新生儿的人工奶粉。喂养时,注意水温适宜,奶嘴大小适中,防止宝宝呛奶。
2.清洁护理
(1)脐带护理:新生儿脐带脱落前,要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易受外界刺激。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7-38℃,使用温和的婴儿洗发水和沐浴露。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受凉。
(3)眼部护理:新生儿泪腺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泪囊炎。每日用温水清洗宝宝眼部,预防感染。
3.睡眠
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每天约18-20小时。保持宝宝良好的睡眠环境,如适宜的室温、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睡姿。
4.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新生儿需接种多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父母应按时带宝宝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苗接种。
5.预防感染
新生儿抵抗力较弱,易感染疾病。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感冒患者。
(2)勤洗手,保持宝宝用品清洁。
(3)避免给宝宝穿过多衣物,以防捂热。
三、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黄疸: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多数可自然消退。如黄疸程度较重,应及时就医。
2.吐奶:新生儿吐奶是正常现象,注意喂养姿势和喂奶量,可减少吐奶。
3.红屁屁:新生儿皮肤娇嫩,易受尿布摩擦。选择合适的尿布,保持宝宝臀部干燥,可预防红屁屁。
新生儿护理是每位父母的重要任务。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有助于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让我们共同呵护生命初期的花朵,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有哪些
御月居分享新生儿护理小知识:
1.正常新生儿体温是36.5℃~37.5℃之间
2.正常新生儿呼吸次数为40~45次/分。
3.正常新生儿心律波动大,一般为100~140次/分
4.新生儿能安静睡眠90分钟/次以上,体重增长30~50克/天,
第一个月增磅大于600克(600g~1500g)属正常情况。如果增长速度较慢,可建议产妇为新生儿适当添加配方奶。
5.新生儿大便次数一般每天在8次左右,
(1)母乳喂养每天大便次数大约8次左右,成金黄色糊状,稀糊状,不成形,小便次数10次左右;
(2)混合喂养每天大便次数大约2~6次,呈淡黄色软条状,小便次数8次左右;
(3)人工喂养大小便与混合喂养相视。
6.足月产的新生儿1~2周是一般吃奶的量每次为60~90毫升,3~4周时每次90ml~120ml。
7、新生儿每次哺母乳一侧时间为15~20分钟以内为宜。
8、新生儿出生12小时后,难产儿出生48小时后,即可接种卡介苗
9、新生儿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2℃~26℃。
10、新生儿洗澡应在喂奶后30分钟至1小时进行,水温是38℃~40℃、时间应为10~15分钟。洗澡时身体可用专用沐浴露,也可用婴儿专用肥皂。
11、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为7~14天,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和洗澡后应该用75%或90%浓度医用酒精棉签擦拭2-3遍。
12、冲配方奶粉的温度为45℃~50℃,奶具煮沸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
13、婴幼儿到6个月以后就可以引导用杯子喝水。
14、新生儿做抚触时室温应为26℃左右,每次动作重复4-8拍,全部动作应在10分钟左右内完成,每天做1-2次。
15、新生儿被动操每个动作重复4-8拍,全过程不应超过15分钟,每天做1-2次。被动操抬腿运动,握住婴儿双小腿升至举至与身体呈90°。
16、视觉训练时可在婴儿床正上方20公分距离处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片。给婴儿视听刺激不宜过度,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17、大部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于出生后2-3天出现,7天左右为高峰期,14天左右消退。
18、用体温计给新生儿量体温前应先将体温计水银甩至35℃以下。给新生儿测体温,应将体温计水银住一端放置于宝宝腋窝处,夹紧体温计5分钟左右。
19、月子中新生儿尽量使用纸尿裤,应选择透气性好一些的,一般可2-3小时更换一次。
20、新生儿入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暴露臀部,2-3次/天,每次10分钟左右。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21、新生儿衣服、被褥应单独洗涤,洗净后置于大阳光下暴晒1小时左右,已达到消毒的功效。
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新生儿护理小常识
当我们的宝贝来到世上,会给我们全家人带来喜悦。在我们喜悦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到新生儿对于环境的适应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些情况,一些妈妈们做好准备了吗?你真的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眼胶和眼泪
新生儿的眼睛会分泌很多眼屎和眼泪,清洗时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眼部周围。在擦拭的时候要按住婴儿的头手,轻轻擦去分泌物。不要用力地揉搓眼屎,布用过的地方不要再擦拭别处。
2、指甲的健康
手指甲和脚趾甲每周都需要进行修剪,但手指甲非常柔软,还和肉连在一起的,所以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血。你可以用宝宝专用指甲钳,趁着宝宝熟睡的时候修剪指甲,不要剪太短。如果你不小心把肉引起出血,要用消毒纱布按压止血。
3、温度和光照
新生儿对外界温度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夏季要适当的降温,冬季需要保持温暖的,但冬季通风时最好在屋子里放一个取暖器。
室内光线不是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应该让宝宝适应室内的自然光,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4、穿衣服
婴儿的汗液分泌较多,温度调节能力差,应选择吸湿性好,手感柔软,透气性和保温性好,易于清洁的棉制品。新生儿的衣服最好是斜襟领,或连体衣服也可以。满月后可以穿内衣,尽力伸展的领口,防止衣服刮耳鼻。
5、预防感染
新生儿的护理,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要洗手,防止细菌污染对新生儿皮肤娇嫩的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则不能接触婴儿,预防新生儿感染。如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隔离观察。产妇休息室在哺乳的时候应该被禁止访问,降低新生儿感染的机会。
6、抱和背
对新手妈妈来讲,怎么抱孩子和被孩子也是一个问题。宝宝的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如果你不扶好头部和颈部,孩子就容易烦躁哭闹,甚至会导致惊厥。要用手托住头部和颈部,再把婴儿抱起来。
绝对不可以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满月的新生儿和儿童发育还不完全,内部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好的时候,去粗心大意地抱一个婴儿,身体都处于正常状态,对脊柱或骨关节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危险。
7、外出
在孩子满月之时可以出去。但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在太阳光照强烈的下午1-4点出去。为确保安全,最好是等到孩子出世后的6个星期出去。
对于刚刚当妈妈的女性朋友来说护理好新生儿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像新生儿呛奶,需要的光照,衣服的穿着,以及指甲的护理等等我们都需要学习。希望上面介绍的这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能够帮助到这些新妈妈们,这也是我最为开心的。
新生儿宝宝如何护理,婴儿护理常识有什么
新生儿回家后,访客不要太多,因为会影响产妇休息,也会带来病菌影响宝宝。脐带应每天用碘伏消毒,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建议使用医用酒精,因为它太刺激,而且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
不容易给宝宝穿太多,包裹得太紧,所以容易得湿疹。不要绑宝宝的腿,旧的观念认为绑腿后宝宝就不会有腿了,其实绑腿后宝宝的活动受限,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而且会让宝宝不舒服的哭闹。三个月内的婴儿不推荐任何枕头睡觉,时而左右侧卧位睡眠是好的,因为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宝宝的颈椎还没有完全形成,平躺时,他的头部和背部都在一个平面上,早期使用枕头,它将限制宝宝的呼吸,可能会影响他脊椎的生长发育。
六个月内提倡水平拥抱,不要垂直拥抱,尽量不要拥抱。给你的宝宝多做运动,以增强他的脊椎密切注意观察黄疸,轻让宝宝多吃多喝多排,早上十点前,下午四点后给宝宝晒太阳;在严重的情况下,寻求医疗和蓝光。宝宝半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AD,这对宝宝的眼睛、皮肤和骨骼发育非常重要。
宝宝洗浴水温在39度左右,洗浴次数根据自身条件,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尽量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沐浴露,因为沐浴露中含有或多或少的化学物质。不管大人多么喜欢,千万不要去亲宝宝的脸和小手。后颈干爽说明宝宝身体感觉舒服。定期检查宝宝的颈部、腋窝、腹股沟和其他皱纹,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进水。每次沐浴后,一定要用滑石粉擦干宝宝,并保持干燥。
不要用棉签为你的孩子挖鼻孔,不要为你的孩子挖耳垢。不要为了你的孩子剃光头。剃头容易损伤毛囊。头发是宝宝的天然保护伞,可以调节头部的冷热,保护宝宝的囟门。如果宝宝的头发太厚,理发师应使用儿童专用的带卡牙的理发工具,为宝宝留一厘米左右的头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