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给全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疫苗接种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重要手段。疫苗接种并非人人适宜,对于禁忌人群,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确保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一、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概述
1. 免疫缺陷人群:免疫缺陷人群指的是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人群。这类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 严重过敏体质者:对于疫苗成分过敏者,如对疫苗中的辅料成分过敏,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充分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因此,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接种。
4. 严重慢性病患者:患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如心力衰竭、重度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5. 未满18岁儿童:目前,我国批准的新冠疫苗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对于未满18岁的儿童,尚需进一步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6.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等,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
二、禁忌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1. 风险评估:对于禁忌人群,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等,评估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如评估结果显示风险较高,应暂缓接种。
2. 替代方案:对于禁忌人群,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1)密切观察疫情动态,了解疫苗接种的最新进展。
(2)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3)关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寻求替代治疗方案。
3. 监测与随访:接种新冠疫苗后,医生应密切关注禁忌人群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出现不良反应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的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疫苗接种者及全社会应充分了解禁忌人群的特点,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疫苗接种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禁忌人群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风险评估和替代方案的选择,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打新冠疫苗有什么禁忌
通常接种新冠疫苗后,没有一定的禁忌,保持正常的生活和饮食即可。但如果出现发热、乏力,甚至恶心、腹泻等症状,应适当调整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不要酗酒或暴饮暴食。
1、调整饮食:接种新冠疫苗后,应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刚接种完疫苗,部分人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此时如果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机体较难消化,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而且接种疫苗后也应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一系列不适,如面色潮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利于对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故应避免烟酒,多喝水,可适当食用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苹果、梨、白菜、胡萝卜等。还应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海鲜等,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也不利于对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
2、注意休息:接种新冠疫苗后,应避免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侵入机体引起感染,易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相混淆。同时也应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可适当进行锻炼,如慢跑、跳绳等。
此外,还需注意接种新冠疫苗后24h内,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此时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若使其潮湿,可能会引起感染,导致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发炎。部分人群接种后还可能在局部出现硬结,应避免搔抓、按压。而且外出时也要记得佩戴好口罩,与人社交保持1米距离。
新冠疫苗接种有什么风险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一、接种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一过性发热。
2、罕见不良反应:一过性感冒症状或全身不适、接种部位硬结、重度发热。
3、极罕见不良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
二、接种禁忌人群
1、对本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症、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脑病或精神病史或家族史。
4、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或既往接种过本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
5、妊娠期妇女。
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留观30分钟。
(2)接种当日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卫生,以防诱发皮肤感染。
(3)接种后3日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劳累,禁酗酒。
(4)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对症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38.5℃)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局部红肿超过了2.5厘米以上、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会出现偶合反应,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接种疫苗之后这个疾病就出现了症状或者发病了,实际上它跟疫苗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也不属于不良反应。
(6)如果怀疑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请向接种单位及时报告。
以上内容参考 新昌县人民政府–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具体注意事项、珠海市人民政府–接种新冠疫苗有什么禁忌?海南发布新冠疫苗接种七问七答
新冠疫苗禁忌十条
对于特定人群,疫苗接种存在一系列禁忌与注意事项。首先,严重过敏体质者需谨慎,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若发生过急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等,应避免接种。有惊厥史、患慢性疾病、癫痫史及过敏体质者同样需特别注意,在接种前应进行详细咨询与评估。
1个月内注射过人免疫球蛋白者,也需慎重考虑疫苗接种。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核酸、抗体检测阳性者,以及患有特定疾病如惊厥、癫痫、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同样属于禁忌人群。
严重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以及处于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也不适合接种疫苗。此外,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患有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个体,也应避免接种。对于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以及接种后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同样需要谨慎。此外,已知或怀疑患有精神抑郁症或狂躁症者,以及14天内接种过其他疫苗者,也应避免接种。
总之,在接种疫苗前,详细了解个人健康状况与疫苗禁忌症至关重要。如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性化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