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是什么样的症状(婴儿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了解婴儿腹泻的症状、原因及应对策略,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婴儿腹泻。

一、婴儿腹泻的症状

1. 大便次数增多:婴儿腹泻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一天可达10次以上。

2. 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婴儿大便呈黄色、糊状,而腹泻时大便呈水样、稀薄,有时伴有黏液或脓血。

3. 腹泻伴随其他症状:婴儿腹泻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脱水等症状。

4. 精神状态改变:腹泻严重时,婴儿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二、婴儿腹泻的原因

1. 食物因素:婴儿腹泻可能与食物不洁、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因素有关。

2.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婴儿腹泻。

3.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导致婴儿腹泻。

4.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婴儿腹泻。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婴儿腹泻。

三、婴儿腹泻的应对策略

1. 饮食调整:腹泻期间,婴儿应给予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2. 充分补液:腹泻会导致婴儿脱水,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可选用口服补液盐(ORS)等补液产品。

3. 抗菌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4.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

5. 寄生虫治疗:针对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

6.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婴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7. 加强营养:腹泻期间,婴儿的营养摄入可能受到影响,家长应适当调整饮食,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婴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了解其症状、原因及应对策略,有助于家长及时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重婴儿的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腹泻的发生。一旦发现婴儿腹泻,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李晓燕,王丽丽. 婴儿腹泻的病因及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12):35-36.

[2] 陈思思,张晓红,刘芳. 婴儿腹泻的护理与预防[J]. 护理研究,2019,33(1):128-129.

[3] 李晓燕,张丽华,王丽丽. 婴儿腹泻的病因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2):36-37.

婴幼儿腹泻是什么症状

婴幼儿腹泻的发生,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

轻型腹泻起病或急或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可出现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大便量不一定增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重型腹泻除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可出现脱水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包括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者昏迷、休克。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常出现呕吐,严重时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确定腹泻的病因。实验室检测腹泻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法、分离培养法、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国内临床已普遍用RT-PCR对轮状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

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要注意区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外周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粪便培养、涂片镜检、生化鉴定、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婴儿拉稀是什么症状

婴儿拉稀是一种常见现象,虽然不必过分担忧,但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若不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轻微症状可能演变为严重疾病,影响孩子的健康。

婴儿腹泻的明显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增多、便便颜色变化及粘稠度降低。腹泻时,婴儿每日排便可能达到8次左右,便便颜色可能呈现微绿,并伴有酸臭味。此外,便便的粘稠度降低,甚至可能呈水样。

面对婴儿腹泻,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同时,需找出腹泻的根本原因,确保婴儿使用的餐具清洁卫生。在生病期间,建议给婴儿喂食粥或液体食物,并暂停固体辅食及水果和蔬菜,以免加重腹泻。

有些家长可能因疏忽未能及时发现或未正确应对婴儿腹泻,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脱水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一旦发现婴儿生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确保婴儿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婴儿拉稀虽属常见,但家长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婴儿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婴儿腹泻有哪些症状

婴儿腹泻有哪些症状

婴儿腹泻有哪些症状,我们都知道婴儿的肠胃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也没有固定的排便习惯,因此很多婴儿都会出现大便多次的情况,但是有的家长分不清楚婴儿排便过多是不是腹泻,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婴儿腹泻有哪些症状。

婴儿腹泻有哪些症状

1、轻症:

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

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

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婴儿腹泻的注意事项

(1)预防脱水。

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药。

(2)千万不要禁食。

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

(3)保证喂水。早期发现脱水。

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4)做好家庭护理。

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5)不要滥用抗生素。

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如司迈特、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司迈特1克儿童装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达3克装需手工分3次口服,疗程3~6天。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也会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婴儿腹泻的原因

1、胃肠炎。

在大人小孩中都很常见,是胃和肠道出现的一种炎症,容易导致拉肚子。引发胃肠炎的致病原多为病毒,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因腹泻住院的宝宝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如果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造成的。

2、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拉肚子严重(有时伴有呕吐),同时,还出现腹痛、脓血便、发烧等现象,那往往是细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会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要马上带他去看医生。

3、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4、抗生素。

如果宝宝拉肚子发生在用有抗生素的药物期间或用此类药物治病后,可能与所用的药物有关。把宝宝拉肚子的情况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5、果汁过量。

如果宝宝喝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也可能会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应该1周左右就能好转。专家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再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果汁。

6、配方奶。

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冲奶时要严格按比例加水。此外,宝宝也会由于配方奶的冲调用具消毒方法不当,而出现腹泻。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情况,更换配方奶的品牌都没有用,所以,最好先带宝宝看医生,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

7、春/秋季腹泻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

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丁桂儿脐贴利用儿童脐部吸收功能旺盛生理的特点,运用贴肚脐、通过强健脾胃治腹泻、助消化的独特方式,整体调理胃肠道,既避免了打针、吃药的痛苦,又促进了孩子的肠胃健康,更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意义深远。

8、牛奶/大豆过敏。

牛奶过敏的现象在小宝宝中也并不少见,牛奶过敏也能引起拉肚子,有时候还会导致呕吐。因此,一定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再给他喝牛奶。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奶制品(如果他已经开始吃辅食)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表现出过敏症状。有些宝宝对大豆和大豆制品(包括大豆配方奶)有过敏反应。大豆过敏的症状与牛奶过敏类似,也包括腹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2998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