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10多天不见好(宝宝腹泻10多天不见好大便检查没事)

宝宝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家长带来无尽的烦恼。一位家长向我咨询,她的宝宝已经腹泻1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此,我将结合权威资料,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一、宝宝腹泻的原因及症状

1. 原因

(1)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2)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3)食物不洁:如食用过期食品、生食等。

(4)消化不良:如母乳喂养不当、添加辅食过快等。

2. 症状

(1)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或糊状。

(2)大便颜色异常,如绿色、黄色等。

(3)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二、宝宝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1. 治疗原则

(1)预防和治疗脱水: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因此预防和治疗脱水是治疗腹泻的关键。

(2)调整饮食:根据宝宝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3)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性腹泻,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颜色、性状,以及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保持清洁:腹泻时,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应及时清洗臀部,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尿布疹。

(3)补充水分:腹泻会导致宝宝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可采用口服补液盐或母乳喂养。

(4)调整饮食:根据宝宝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如母乳喂养、配方奶、易消化食物等。

(5)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宝宝衣物、玩具等清洁卫生。

三、预防宝宝腹泻的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2.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人工喂养的宝宝,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3. 添加辅食:在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

4. 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等。

宝宝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家长在发现宝宝腹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家长应保持耐心,密切关注宝宝病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宝宝腹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明. 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及护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10):1-3.

[2] 刘洋,张晓梅. 婴幼儿腹泻的防治与护理[J]. 中国乡村医生杂志,2019,36(2):1-3.

[3] 王晓燕,赵晓梅. 婴幼儿腹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1):1-3.

宝宝腹泻两周一直未见好转,该怎么办

有的宝宝患了腹泻后,总是不见转归,病情持续2周以上甚至几个月。同时胃口不佳,体重增长慢。妈咪心里焦急万分,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通常,可能由这样几种原因导致:

原因1 急性腹泻没有彻底治愈,多见于没有母乳而改用牛乳喂养的宝宝。这样的宝宝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能力弱,因而使肠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肠道上部,把吃进去的食物分解、发酵,形成腐败的物质不断刺激肠道,造成腹泻经久不愈。对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食品疗法进行治疗,如稀释牛奶、焦米汤、酸牛奶、鱼蛋白粉、胡萝卜汤及苹果泥。

原因2 长期使用抗菌素,杀死了正常菌群,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应该马上停用抗菌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长的药物,让肠道尽早恢复正常状态。

原因3 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要马上停喝,尽量母乳喂养,或喂豆奶粉、米糊,及时添加离乳食品,严重者需去医院静脉输入营养。

妈咪护理常见误区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 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 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如何才能预防及护理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娟。

防治婴儿腹泻的几种方法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3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4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5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6增强体质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7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8请勿滥用抗生素 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9不必禁食,多补水分 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

10胡萝卜泥能治腹泻 婴儿腹泻时,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上给予胡萝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复。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即成(煮胡萝卜的水留作备用)。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约一小匙)胡萝卜泥。进食量主要根据婴儿的食欲,可按平时的食量喂给。一般来说,婴儿喂食胡萝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宝宝腹泻10天,打针了也没效,怎么办

你家的宝宝是乳糖不耐受了,一定不要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药了,一点用不管,是因为吃奶造成的,奶(奶粉\母乳)中含有乳糖,宝宝体内缺少消化乳糖的乳糖酶而导致的腹泻,我家的宝宝在2个半月的时候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经过多方咨询才知道有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的,下面是乳糖不耐受的一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下:

只要是喝奶(母乳、配方奶、牛奶)的宝宝在不发烧的情况下腹泻有90%的都是由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即宝宝的体内缺少消化乳糖的一种消化酶(乳糖酶)

乳糖是人乳中存在的唯一双糖和牛奶等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乳糖进入体内后,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糖脂质的成分,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需物质。由于先天性乳糖酶的缺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乳糖酶活性降低,乳糖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随着消化道下行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H2、CO2等。由于乳糖发酵过程产酸产气,增加肠内的渗透压,会出现肠鸣、腹痛、直肠气体和渗透性腹泻等临床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因为个体差异,乳糖不耐表现的严重程度不同–肠鸣、气多为轻度的乳糖不耐受;腹胀、稀便为中度乳糖不耐受;呕吐、腹泻、难忍受的肠痉挛为重度的乳糖不耐受。很多人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避免乳糖不耐,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小宝宝经常出现腹泻,一直都不见好转,那么宝妈不妨去看一下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有些婴儿腹泻一直不好可能是肠胃负担加重,以下分享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1

宝宝拉肚子适合吃的药物

1、宝宝拉肚子吃黏膜保护剂

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健儿止泻颗粒等。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2、宝宝拉肚子吃微生态制剂

常用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3、宝宝拉肚子吃有益菌

宝宝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补充适量的有益菌来促进宝宝的肠道对食物的消化。比如含有枯草杆菌等有益菌的营养食物,都是能够有效的缓解宝宝消化不良、胀肚子等症状的。爸爸妈妈们也不妨在家中常备一些这类型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4、宝宝拉肚子吃淡盐水

如果宝宝因为消化不良而引发的腹泻状况太过严重了,甚至出现了不停往外窜水的情况,此时此刻,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喂食一些淡盐水,来补充因严重腹泻而引起的电解质过度流失的状况,预防宝宝出现脱水。

5、宝宝拉肚子贴肚脐贴

肚脐贴是儿童的外用药,主要用于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腹泻或者是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此外,对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腹胀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合并感染的腹泻,通常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联合使用。用法用量:脐贴是比较方便的,只要直接贴在肚脐处就可以了。

宝宝拉肚子之症状类别

拉肚子症状较轻者。孩子出现拉肚子时,一般会伴随着肚子疼痛,我们判断拉肚子的情况是否严重是看宝宝的排便次数,一般一天之内排便四次左右,这是属于症状比较轻的类型,孩子有轻微的发烧症状,有时候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宝宝的肚子有时候会出现咕咕叫的现象。

拉肚子症状中度者。孩子的排便次数要是在十次左右,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们及时的采取缓解的措施了,宝宝拉了这么多次也乏了,需要赶紧制止拉肚子现象,中度患者还会伴随着发烧的现象,孩子的排便也会比较臭。

拉肚子症状严重者。孩子的拉肚子现象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天的排便次数会在十次以上,这个时候还会出现贪睡的现象,这个孩子已经出现了严重脱水的现象,需要及时的找到适合的药物治疗,不能够再耽搁了。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食物因素。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应该1周左右就能好转。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也不要超过大概113~170毫升。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当你冲奶时要按比例加水。

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寄生虫主要是通过饮水(包括冲调配方奶用水)进入婴儿体内,自来水经过楼顶水箱和输水管道等的存储和运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含有红虫、贾第鞭毛虫等各类寄生虫。

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2

宝宝总是拉稀治疗方法

1、宝宝拉稀的原因

脾虚泻:脾胃虚弱导致吃完就泻,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块等,但不臭,宝宝面色发黄,不够精神。

伤食泻:因为宝宝吃得过多导致腹胀、腹痛,泻下大便酸臭,由于饮食过多损伤脾胃,导致宝宝不想吃饭。

风寒泻:因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气转凉没有及时加衣等外因导致宝宝腹部受凉,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绿色,有的宝宝会有发热的症状。

脾肾阳虚泻: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泻”,早上四五时大便,久泻不止,面色发白,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

湿热泻: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数会有黏液,肛门周围红肿,食欲不振,唇干,有时会有发热的症状。

2、用藿香正气水敷肚脐眼

75%稀释酒精擦拭:这种方法虽然有效果,但牛妈还是担心高烧和酒精的过于刺激,带来不好的反应,所以牛妈用过一次后再也没有用过,而是代替用低于体温的水擦,带走一些体温。

藿香正气水敷肚脐眼:有几次,孩子烧到面红耳赤,超过了38度5,用贝亲的棉花球,蘸一点藿香正气水然后敷在肚脐眼上,不一会就干了,又换一个,很快温度就下来了。

3、缓解呕吐的方法

当孩子出现呕吐的时候,孩子身边的大人一定要记得,让孩子能正立坐,千万不要歪躺,然后把孩子的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进入孩子的气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要记得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孩子的口腔,一方面是解除掉孩子口内的异味,这样,可以让孩子喝点儿水,顺顺咽道。

给孩子多喂些水,让孩子用水把呕吐感压下去,更要记得,出现呕吐后,孩子呕吐完后,千万不要再让孩子吃食物了,而是多让孩子饮水。

预防宝宝发烧拉肚子呕吐的措施

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很多妈咪只要宝宝一腹泻,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

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

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

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婴儿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3

小儿腹泻后的饮食:

1、焦米汤。这在民间广为采用,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先将大米粉(米粉产品)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味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食用时间焦米粉(米粉产品)加水5%煮,边煮边搅拌,直到煮开。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米粉产品)炒黄后,淀粉变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对婴儿腹泻较为适宜。

2、甜淡茶水。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后,将茶叶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叶有收敛的功效,对婴儿腹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

3、胡萝卜汤。将胡萝卜500克洗涤干净,捣烂使成泥状,加水煮数10分钟,用细筛将其过滤去渣。然后加水稀释到100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萝卜为碱性,含有果胶,能吸附细菌及其毒素,并使大便成形。

4、苹果泥汤。将成熟的苹果500克洗涤干净,削皮去核后捣烂成泥状,加入淡甜茶水即成。苹果不同于其它水果,其纤维比较细腻,对肠道很少刺激。苹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并能吸附毒素,故适合于小儿腹泻、痢疾后食用。

小儿腹泻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1、腹泻发生后,短期禁食(6–8小时)以减轻胃肠负担,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盐水。

2、禁食后母乳喂养儿,先哺喂少量温开水后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喂奶5–8分钟,间隔5–6小时一次,5–7天后恢复正常哺喂。

3、人工喂养儿:可喂少量米汤,每次100毫升,逐渐采用5%米汤稀释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3–4次,后再酌情增加次数,减少米汤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

小儿腹泻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初出生至 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 ,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 ,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22192.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