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抽搐处理方法(小孩发烧一抖一抖的是抽搐吗)

小儿发烧抽搐是家庭中常见的突发状况,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了解小儿发烧抽搐的应急处理方法,有助于家长们正确应对这一情况,保护孩子的安全。本文将从病因、症状、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的家庭护理与就医指南。

一、小儿发烧抽搐的病因

1. 高热惊厥:由于体温急剧升高,导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引起抽搐。

2. 脑炎、脑膜炎: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可引起发烧和抽搐。

3. 脑肿瘤:脑部肿瘤压迫神经,可能导致发烧和抽搐。

4. 先天性遗传疾病:如癫痫、脑瘫等疾病,可能引起发烧和抽搐。

二、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

1. 发烧:体温超过38℃。

2. 抽搐:四肢、面部肌肉抽动,意识丧失。

3. 意识丧失:短时间内失去意识,可能伴有尖叫、流口水等。

4. 意识不清:神志恍惚,反应迟钝。

三、小儿发烧抽搐的应急处理方法

1. 保持冷静:家长在发现孩子发烧抽搐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2. 立即就医:将孩子抱至安全的地方,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平躺,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4. 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腋窝、颈部、腹股沟等部位,帮助降温。

5. 避免过度刺激: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

6. 严密观察: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心跳、意识状态,如出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四、家庭护理与就医指南

1. 家庭护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按时喂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营养和水分摄入。

2. 就医指南:及时带孩子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2)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及时复诊。

(3)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小儿发烧抽搐是一种突发状况,家长们需要了解相关的处理方法。本文从病因、症状、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的家庭护理与就医指南。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家长们要冷静应对,及时就医,确保孩子的安全。

(注: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请遵医嘱。)

宝宝高烧后抽搐的处理方法

自行退烧反致宝宝抽搐,年轻父母吓傻眼。

8日下午,在武警番禺医院一位年轻的爸爸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气喘吁吁地奔到儿科,一脸慌张害怕的表情。怀里的宝宝双眼上翻,眼珠一动不动,面色苍白,嘴角流着泡沫,四肢僵直着,爸爸呼其不应,似乎神志不清。

“医生,医生,我儿子高烧,还抽筋”年轻的姚先生直奔儿科罗有同主任的门诊台。罗主任立即让宝宝仰卧病床,把宝宝的头转向一边,按压人中5分钟,宝宝神志清醒过来,又给予吸氧、清理口腔内呕吐物、注射镇静止痉药物并物理降温等急救措施。半个小时后,宝宝终于止住抽搐,高烧也由入院时的39.2摄氏度降到38摄氏度。宝宝转危为安,年轻的姚先生与妻子也破涕为笑。

据姚先生叙述,8日上午一岁半的宝宝开始发烧,当时因为急着去上班,便在附近的药店里买了小儿退烧药让宝宝吃下。中午回到家看宝宝高烧不退,脸上滚烫,姚先生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喂了点瘦肉粥之后,姚先生就带宝宝去武警番禺医院就诊。谁知半路上宝宝就开始抽搐,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嘴唇发紫,姚先生与妻子吓坏了,急忙往医院赶。

易发高烧体质的宝宝易高温惊厥

据武警番禺医院儿科罗有同主任介绍,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儿抽搐,多由高热、脑膜炎、癫痫等疾病引起,系脑细胞功能紊乱、异常放电所致,其中以高热导致的抽搐最为常见。

任何引起发热的原因,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变态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等引起突发高热都有可能使小儿发生抽搐。秋天气温冷热不均,最容易引起孩子着凉发烧,有的孩子一发高烧就会出现所谓的“抽搐”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高热惊厥。病症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常见于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易发高烧体质的小宝宝。抽搐多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不少家长认为高热抽搐会把宝宝的大脑烧坏,一旦发生抽搐就惊慌失措,用力地猛掐宝宝的人中、涌泉等穴位,常常弄伤宝宝稚嫩的肌肤。罗有同主任认为,绝大部分高热抽搐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也不会伤及大脑留下后遗症,家长不必太过于慌张。但抽搐发生时,宝宝神志不清,这时如果宝宝嘴里的呕吐物吸入气管,就会引起窒息的危险。因此,需要家长镇静、及时的.处理。

科学护理抽搐宝宝

罗有同主任建议广大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高热抽搐引起缺氧以及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避免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1。发生抽筋时,一定要保持镇定,避免摇晃小孩,或使劲搓揉小孩的手脚,更不要对其大呼小叫。

2。将小孩的头往后仰并偏向一侧,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松开衣领,用酒精擦浴小儿颈部、腋窝等地方物理降温。

3。用干净的纱布缠在筷子,放在小儿的上下牙齿中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舌头及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自行让孩子服用未经医生开的退热药,因为这可能耽误或加重病情,给治疗带来麻烦,建议家长使用较为安全可行的物理降温,如冷毛巾敷额头、擦拭颈部、松开衣服等。

5。约3分钟左右宝宝抽搐就会停止,之后多给小孩饮水,以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以下情况抽搐需就医

罗主任最后指出,由于个人体质、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不一样,少数高热惊厥是孩子病情危重或复杂的表现。需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

1.38摄氏度以下出现抽搐情况时;

2。抽搐持续时间在5分钟以上时;

3。抽搐的同时又伴有反复呕吐时;

4.24小时内再次出现惊厥,并在2次以上时;

5。不是全身抽动而是身体某个部位抽动时;

6.6个月以内的婴儿和6岁以上儿童发生抽搐时。

小孩发烧抽搐应该怎么办

对于小孩发烧抽搐很多父母都是不知道的,但是这是很多小孩子在身体高烧之前身体会出现的症状,出现之后父母们一定不要过于惊慌,一定要了解处理的方法都有什么,下面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这些方法应该了解。

小孩发烧抽搐又称为“高热抽风”,“急惊风”,6个月内小儿很少发生,第一次发作多数在3岁以内,原因是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变态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等患上的,通常小儿发烧到39摄氏度以上才容易发生抽搐,但也有个别小儿38摄氏度也可发生抽搐,会出现双眼发直,意识不清、叫不应,面部、口唇抽动,牙关紧闭,呼吸弱、叹息等疾病症状,要及时做好处理。

1、要保持镇静。

父母应该尽量保持镇静,减少对患儿身体刺激,切记不要大呼小唤,正确做法就是让小儿平卧、头偏一侧,然后帮助小儿松开衣领,目的就是保持小儿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按压人中穴。

此时还应该使用拇指按压正在抽搐患儿人中穴,有的时候可能一时止住抽搐,但还需要配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

等到患儿清醒的时候建议使用温水浴(水温30~40摄氏度),或是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办法来降低体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预防抽搐再次法伤,若是再次出现,并且39摄氏度以上,建议不要耽误,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上述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当然小孩发烧抽搐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过于惊慌,此时一定要做好降温和身体护理的工作,只有温度降下来抽搐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的,为了避免再次抽搐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宝宝发烧惊厥的处理方法

一、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又称痉挛,也叫抽搐,抽风,癫痫的,总之是一回事。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高热惊厥对宝宝不会有害,但作为父母肯定会很担心。

小儿惊厥分良性惊厥和病理性惊厥。良性惊厥(由发烧引起的惊厥,也叫热性惊厥),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惊厥过后小孩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病理性惊厥,是小孩自身的疾病引起的惊厥,比如癫痫,先天性脑障碍等。大部分惊厥属良性惊厥,如果是病理性惊厥,需要长期观察就医,比较复杂,要尊医嘱。

二、惊厥的类型:

1、微小发作: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眼球偏斜、眼睑抽动、口唇颤动、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时伴有异常的哭笑,或只有植物神经症状,有时则伴有肢体的踏车、跨步、游泳等动作。

2、多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发作中阵挛性运动迅速地从这一肢体转移到另一肢体,或从这一侧转到另一侧,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如一侧肢体或指(趾)的.轻微颤动或强直,肢体的奇特动作,如上肢的摆钟样动作、双下肢的踩踏板样动作等。

4、强直性惊厥: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常提示有器质性脑损害。

5、肌阵挛性惊厥: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三、宝宝发烧惊厥怎么办?

正确的处理,要点是保证呼吸通畅,惊厥的过程当中呼吸困难,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呼吸不畅,大脑缺氧,这就是很多小孩惊厥之后的脑瘫甚至死亡的原因。

1、不要搬动孩子。

2、清除身边的障碍物,以免身体扭动时撞到。

3、让小孩侧躺,让呼吸呕吐顺畅。注意,惊厥时会口吐白沫,如果不让白沫顺畅留出,或者塞满嘴,呼吸就会不通畅。

4、牙齿之间垫东西,比如勺子,以免咬舌挡住呼吸道。惊厥时牙齿会打颤,如果不小心咬住舌头,呼吸会阻塞。

5、按压人中穴(在鼻唇沟上1/3处),有可能痉挛立即停止。因为痉挛是大脑被某件事情刺激了,掐人中是转移大脑注意力的方法。

6、如果嘴唇发紫,没有呼吸,这时可能呼吸阻塞了,先清理呼吸道之后,马上给宝宝做人工呼吸。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惊厥时,其他都不重要,只要保证小孩呼吸通畅就不会有事。电影里很多急救片段,都是先上氧气瓶,然后再料理其他的。

7、第一次痉挛之后,一两个小时之内可能再重复一次。如果这时身体还很烫,需要马上降温,药物降温有退烧药,物理降温多喝水,洗澡,冷敷额头。

8、良性惊厥过后,不会对小孩造成任何损伤。如果想去看医生,等惊厥停了之后再去,途中也要注意控制住体温(药物或者温水澡),因为在去医院的途中,不断攀升的高温可能会再次痉挛发作。

最后,再次陈述,良性惊厥不会对小孩造成任何损伤,请各位宝妈不要再传谣了。另外,小孩本身有癫痫病的,大脑有先天性障碍,生产时受过损伤,这种情况的惊厥,一定要在医生的协助下治疗。

四、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进行预防,是保护孩子健康的有效措施。需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加强营养,最好给宝宝母乳喂养,加强看护,不能随意拍打宝宝头部。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1346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