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中毒(蚕蛹中毒用什么解毒)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有些食品安全隐患却隐藏得相当深,让人防不胜防。蚕蛹中毒便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蚕蛹中毒的神秘面纱,为大家揭秘这一隐藏的食品安全隐患。

一、蚕蛹中毒的成因

蚕蛹中毒,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食用了含有毒物质的蚕蛹而引发的中毒症状。蚕蛹中毒的成因有哪些呢?

1. 农药残留:在蚕蛹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农药,导致蚕蛹体内残留大量农药。当人们食用这些蚕蛹时,农药残留就会进入人体,引发中毒。

2. 重金属污染:蚕蛹生活在水中,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如铅、汞等重金属在蚕蛹体内积累,当人们食用这些蚕蛹时,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引发中毒。

3. 细菌感染:在蚕蛹的养殖、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在蚕蛹体内繁殖,当人们食用这些蚕蛹时,细菌就会进入人体,引发中毒。

二、蚕蛹中毒的症状

蚕蛹中毒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几种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1. 恶心、呕吐:这是蚕蛹中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在食用蚕蛹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2. 腹痛、腹泻:蚕蛹中毒还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 头晕、乏力:部分患者在蚕蛹中毒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4. 呼吸困难:在极少数情况下,蚕蛹中毒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三、如何预防蚕蛹中毒

为了预防蚕蛹中毒,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蚕蛹:购买蚕蛹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如超市、专卖店等,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蚕蛹。

2. 注意蚕蛹的储存:购买蚕蛹后,应将其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等环境。

3. 清洗蚕蛹:在食用蚕蛹前,一定要将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物。

4. 烹饪蚕蛹:烹饪蚕蛹时,应确保其熟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蚕蛹。

5. 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蚕蛹的过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细菌感染。

四、蚕蛹中毒的应对措施

如果不幸发生了蚕蛹中毒,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食用: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蚕蛹,避免病情加重。

2. 及时就医:尽快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 保持充足的休息: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治疗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

五、总结

蚕蛹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蚕蛹、注意储存和烹饪,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蚕蛹中毒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表格:蚕蛹中毒症状对比

症状 蚕蛹中毒 其他食物中毒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头晕、乏力 部分情况是
呼吸困难 极少数情况是 极少数情况是

(注:以上表格仅供参考,具体症状以实际情况为准。)

吃蚕蛹会不会中毒 吃蚕蛹中毒有什么症状

1吃蚕蛹会不会中毒有这个可能。

健康的蚕蛹放置时间久了,其体内会被病菌污染,使蚕蛹发酵、霉变,成了“毒蛹”。某些蚕蛹本身即有一种由蚕卵、蚕粪传播的变形虫体病,食用这种“先天不足”的蚕蛹后极易发生中毒反应。

有的蚕蛹中的霉菌、细菌、寄生虫等生长繁殖已成气候,经处理而“大难不死”,这些毒素将使蛹体蛋白变性,并分解产生毒素,一些人对毒素敏感,就餐前空腹吃蚕蛹,对毒素吸收得多,就会造成中毒。如果边吃蚕蛹边喝酒,中毒情形将更严重。

2吃蚕蛹中毒有什么症状中毒者在进食一小时后就会突然发作,轻者恶心、呕吐、眩晕、逐渐昏迷,重者出现狂躁、说胡话,产生幻觉、眼睛斜视。其中,眼阵挛是突出的症状;双眼球快速大幅度往复运动,也可以旋转。同时伴有面部、颈部、躯干部、四肢肌肉阵发性抽搐。病人站立不稳,眩晕呈醉酒状,或视物旋转,或自身感觉旋转,呕吐频繁,严重者往往神态不清,还有人食用蚕蛹后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吃蚕蛹中毒了怎么办吃蚕蛹中毒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就行了。

中毒急救处理的主要原则:一是急性发病者应予催吐、洗胃和导泻作排毒处理。二是及时补液、利尿,以利毒素排出,并补充水与电解质,防治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如发现食用蚕蛹中毒,应迅速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4怎么预防吃蚕蛹中毒 1、蚕蛹未经处理加工,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凉拌、盐渍即食。

2、蚕蛹不新鲜,变色发黑,或呈粉红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

3、蚕蛹发生异味、恶臭,不可食用。

4、蚕蛹放置过久,冷天超过一周,热天超过20—30小时,不可食用。

蚕蛹食用谨慎中毒

蚕蛹是蚕吐丝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形成的。蚕蛹入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蚕蛹蒸煮入宴已有1400多年历史。据研究分析,蚕蛹含有蛋白质56%、脂肪28%,蛹体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及动物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但是,由于蚕蛹成分较多,处理工艺很复杂,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食用后中毒。

造成中毒的原因有:一、蚕蛹放置时间过久,蚕蛹体内有杂菌污染、繁殖、发酵、霉变,从而产生毒素。二、有些蚕蛹中有“微粒子”病,这是一种由蚕卵、蚕粪传播的变形虫病,这种蚕蛹也可使食用者产生中毒反应。三、蚕蛹虽然经过处理,仍然带有恶臭,说明蚕蛹中已有霉菌、细菌、寄生虫等生长繁殖,从而造成蚕茧内蛹体蛋白变性,分解产生毒素。某些人对毒素敏感性强,就餐前空腹,对毒素吸收得多,就会造成中毒。边吃蚕蛹边喝酒,中毒将更严重。

蚕蛹

因此预防中毒的发生必须注意五不食用:一、蚕蛹未经处理加工,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凉拌、盐渍即食。二、蚕蛹不新鲜,变色发黑,或呈粉红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三、蚕蛹发生异味、恶臭,不可食用。四、蚕蛹放置过久,冷天超过一周,热天超过20~30小时,即不可食用。五、有鱼、虾等食物过敏史的人,不可食用。

中毒者在进食蚕蛹一小时后就会突然发病,先有恶心、呕吐、眩晕,逐渐昏迷。还有人出现狂躁、说胡话、产生幻觉、眼睛斜视。眼阵挛是最突出的症状。同时伴有面部、颈部、躯干部、四肢肌肉阵发性抽搐。病人站立不稳,眩晕呈醉酒状,或视物旋转,或自身感觉旋转,呕吐频繁,严重者往往神志不清。还有人食用蚕蛹后全身面板出现荨麻疹,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发现食用者中毒,应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蚕蛹药典标准

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ymbyx mori***Linnaeus***的干燥蛹。由缫丝后的蚕茧中取出,晒干或低温下烘干。

【性状】本品近似纺锤形,长1.4~2.5cm,宽0.8~1.4cm。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有油脂样或蜡样光泽。头部钝圆,尾部钝圆而略尖,腹面皱缩而凹陷。头部可见未完全分化的触角,一对单眼及足;未完全分化的薄翅紧贴上腹部两侧;下腹部为环节。背面头部为未分化的倒三角形盾片,以下约有10个环节,其中颈部及尾部3节不甚明显。质脆易碎,横断面外层淡黄白色,内层深褐色,中空。气微腥,味微咸。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茚三酮试液0.5ml,加热,溶液显紫色。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6.0%***《中国药典》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热浸法***《中国药典》附录Ⅹ A***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味与归经】甘、辛、咸,微温。归脾、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生津止渴,消食理气。用于消渴,消瘦,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 3~15g,炒用或生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吃蚕蛹会中毒吗

有时候吃蚕蛹是会中毒的,但是妈友们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吃蚕蛹中毒是怎么回事。其实有的朋友们吃蚕蛹会中毒是有多种原因的,有的是食用的蚕蛹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直接凉拌或者盐渍浸泡着吃了,而我们买到新鲜的蚕蛹时,不能着急下锅做菜,必须先好好处理一下,比如说用沸水煮十几分钟。有的是买来蚕蛹后放置时间过长,蚕蛹已经不再新鲜,已经出现变色,变味,甚至发出异味、恶臭等,这样的蚕蛹是不能再吃的。还有一小部分人就是本身对蚕蛹有过敏反应,因此不能食用蚕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843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