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服务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场景,有时甚至需要承受一些无法预料的意外。近日,一场意外的悲剧在一家餐厅上演,一位服务员在端热汤时不慎手滑,导致一名孩子大面积烫伤。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我们再次反思餐饮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
事件回顾
时间:2023年某月某日
地点:某市某餐厅
事件经过:
当天中午,餐厅里顾客络绎不绝。一位服务员正在为顾客端上热汤,当她走到一名3岁男孩的桌前时,手突然一滑,热汤洒在男孩身上。男孩的母亲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男孩的烫伤面积达到30%,属于重伤。目前,男孩正在接受治疗。
事故原因分析
1. 服务员操作不当:服务员在端热汤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手滑,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 餐厅安全管理不到位:餐厅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服务员培训不到位、餐厅环境安全隐患等。
3. 顾客安全意识不足:一些顾客在餐厅用餐时,对餐饮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提醒服务员注意安全。
事故影响
1. 受害家庭遭受重创:孩子大面积烫伤,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2. 餐厅声誉受损:这起事故导致餐厅口碑下滑,可能会影响餐厅的生意。
3. 社会关注餐饮安全问题:这起事故引发了社会对餐饮安全的关注,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餐厅作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对于此次事故,餐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防范措施
1. 加强服务员培训:餐厅应加强对服务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完善安全管理:餐厅应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如使用防滑垫、定期检查设备等。
3. 提高顾客安全意识:餐厅可以通过宣传、提醒等方式,提高顾客的安全意识。
事故总结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餐饮行业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餐厅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员的素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餐饮环境。
表格:
项目 | 内容 |
---|---|
事故时间 | 2023年某月某日 |
事故地点 | 某市某餐厅 |
受害孩子年龄 | 3岁 |
烫伤面积 | 30% |
事故原因 | 服务员操作不当、餐厅安全管理不到位、顾客安全意识不足 |
事故影响 | 受害家庭遭受重创、餐厅声誉受损、社会关注餐饮安全问题 |
相关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防范措施 | 加强服务员培训、完善安全管理、提高顾客安全意识 |
餐饮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餐饮环境而努力。
一个烫伤妈妈的自述:这样应对烫伤最有效
我在厨房煮皂角银耳汤,3个孩子高兴得又是拍手又是欢呼,哥哥还好,告诉他煮好了叫他,就不过来了。
反而是2个小家伙,时不时跑锅边来挤我,让他们用手指头摸了摸锅外侧,感受了一下“烫”。
也不过十来分钟,他们又来了,实在没办法了,我干脆把厨房门锁了,任他们在外面敲门。
要知道,我自己就是一个被烫伤过的人,烫伤的滋味,那种火烧火燎的刺痛实在不好受。
#守护暑期安全#
那时是2000年左右,我刚上初一,农村家里做饭都是用的蜂窝煤,放学回家拉开底下的风门,水一开就做饭。
通常都是煮一遍米,软硬度适中了就捞起来蒸,至于煮过米的水(我们叫米汤),用来烫玉米面喂猪,一举两得。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捞完了米,等着米汤煮开了就端锅烫面,也许是肚子饿了力气不够,也许是水量没计算好,比往常多了。
总之,锅倾斜了,半锅沸水淋在脚面上……
情急之下,我把锅放回了煤炉上,跳到水桶边(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自来水),舀起几瓢水“哗哗”淋在脚上,这才稍稍缓解了一点入骨的刺痛。
之后,因为疼得钻心,我连鞋也穿不上了,家里爸妈也没遇到过这样的烫伤,就摘了几片芦荟叶子给我包在脚上,我疼得一夜没合眼。
隔天,双脚的脚面上就各起了一个大大的水泡,把整个脚背都覆盖了,走路都能感觉到水在里面晃。
这两个水泡,我大概顶了2个月,后来用了医院开的药才慢慢好转,直到现在,都快20年了,天一冷,脚上还会显出曾经的纹路。
小学时候,最盼望冬天,因为每年冬天都会在镇上的高中举办一次全乡各校的运动会。
不过印象中,这个运动会曾经中断过2年,后来听说是出了点事,小学生被烫伤了。
正巧,他们说的烫伤,我刚好在场。
那是我四年级时的事,运动会最后一项的长跑差不多结束了,所有人都往主席台跑,等着听最后的结果。
我们这些小家伙(相对初高中,我们真的是小家伙)也跟着凑热闹,主席台前有一条大概30宽的沟,在我跳过去时,我看到隔壁班的一个男孩摔进去了。
当时他离我大概有4-5米的距离,我正打算去拉他时,旁边跑过去一个大哥哥,然后就听“啪”的一声,沟边的一只我们以为的空保暖瓶碎在了他身上。
紧接着就听到了他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也看到了冬天里水蒸气特有的白烟。
我被吓住了,一时忘了动弹,然后我就看到跑过来一个高高大大的男老师,他一把挥开暖水壶,抱起沟里的男孩,然后迅速脱下男孩的棉裤。
我听到了更痛苦的叫声,也看到了男孩大腿上揉成破布一般的皮肤。
那个老师给男孩盖了件衣服,和另一个老师一起直奔医院。
离开的时候,我又见到了那个老师,我问他:“老师,我的同学好了吗?”
他的脸色不太好:“别担心,他有老师和爸爸妈妈照顾。”
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又在学校看到了那个同学。
家里的暖水瓶,热水器,开水,热汤等,尽量收起来,一定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如果孩子实在调皮捣蛋,比如,他可能会搬凳子来尝试,那就直接锁起来好了,就像我,实在怕防不住了,干脆把厨房锁起来。
小孩子充满好奇心,即使一再强调“烫,烫,烫”,可是,他看大人都能做,自己总忍不住也要去试试的。
就像我家的小家伙,看见我端汤,他总想来帮忙,我把碗放得离他远点,他还不了意。
如果是这样,建议让孩子直观感受一下“烫”:伸出手指头或者直接用手背,去摸摸滚烫的汤碗外侧。
之所以用手背,是因为手有个特性:如果用手心,越是危险越容易紧握不放;如果是手背,会下意识远离。
无论多么细心,总可能有遗漏的地方,家人在平时要注意告诫孩子远离热源,比如:远离火、烧水器、暖瓶。
如果是出去吃饭,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坐在上菜的位置,因为孩子调皮或者是服务员手滑等原因导致孩子被烫伤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果不是因燃烧等导致的衣物粘贴在创面上,建议都要把衣物揭去,因为衣物覆盖,不利于散热,还可能加重烫伤。
因此,要揭去覆盖物,必要时可以使用剪刀。
如果是被水烫伤,烫伤面积不大,且没有破皮。那么,只要在短时间内把热量散去,就不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最好的办法就是凉水冲,水速不要太大,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用慢速的凉水至少冲个10分钟,把热量尽量都散掉。
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冰水。
烫伤的创面不要擦拭,以免破皮造成感染;
也不要涂抹诸如香油、酱油、牙膏这些被讹传是可以治疗烫伤的东西,保持创面干净;
如果起了水泡,也不要擅自处理。
以上这些都是急救的处理方法,如果都处理好了,记得马上送医,我们能做到就这些了,其他的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处理。
后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那个同学的烫伤好得那么快,他的大腿烫伤只用了1个月,我的脚背烫伤反而恢复了2个月?
我想,除了因为他被及时送医,得到专业治疗,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个老师第一时间帮他脱下了滚烫的棉裤;而我,除了耽误了治疗之外,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往脚上浇了两瓢凉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