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度要捂汗还是散热(38度5熬一夜会烧坏吗)

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当体温升高至38.5度时,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纠结的问题:是要捂汗还是散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帮助大家正确应对发烧。

发烧的原因

我们先了解一下发烧的原因。发烧通常是由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当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作战时,体温会升高,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原因 病原体 症状
感冒 病毒 发热、咳嗽、喉咙痛
咽炎 病毒或细菌 发热、喉咙痛、吞咽困难
肺炎 细菌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流感 病毒 发热、咳嗽、肌肉疼痛

捂汗还是散热?

当体温升高至38.5度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捂汗还是散热?这取决于发烧的原因和病情。

捂汗

适用情况

1. 原因明确:如果发烧是由于感冒、咽炎等轻度感染引起的,可以尝试捂汗。

2. 病情较轻:如果体温升高不明显,病情较轻,可以适当捂汗。

方法

1. 穿着适当的衣物:穿着透气、舒适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2. 喝温水:多喝水,帮助身体排汗。

3. 保持室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散热

适用情况

1. 原因不明:如果发烧原因不明,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散热。

2. 病情较重:如果体温升高明显,病情较重,应立即散热。

方法

1. 解开衣物:解开衣物,保持身体通风。

2. 使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

3. 保持室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注意事项

1. 观察病情:在捂汗或散热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症状等。

2. 及时就医:如果病情加重,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3. 保持饮食:发烧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

总结

当体温升高至38.5度时,捂汗还是散热?这取决于发烧的原因和病情。了解发烧的原因,正确应对发烧,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

发热时要不要捂

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生活常识的一个重大误区。

这是一个经验导致的错误结论。

可能从很久以前开始,大家发现,只要发烧的时候出了汗,发烧就好了。

于是有位“聪明人”就干脆把发烧的人捂着,捂出汗,发烧自然就好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本末导致。

并不是因为出了汗发烧才好了,而是因为发烧好了才出了汗。

从医学的角度讲,人体的常温是37摄氏度。

平常测体温时测的是腋窝,因此会比37摄氏度稍低一点点。

而发热的原理是什么,当我们得病了,病原体过于强大没法被正常消灭时。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加大工作量,我们的体温就会上升。

而这时的散热并没有产热大,只是随着体温上升逐渐增大。

在到达了一个较高的体温时,散热与产热平衡了。

我们的体温就固定在了一个高温上。也就是发烧了。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消灭了病原体后,工作量变小,产热下降,自然通过排汗等方式,加大散热,体温回复到了正常。

而如果在正在发烧时,进行“捂汗”这种操作的话。会发生什么?

散热变得更加困难,不仅对退烧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散热,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危及健康。

这样的退烧方式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对病情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小时候每次发烧,我妈都会帮我“捂汗”,助我退烧。

现在想想我能活到现在,也真是坚强。

总之,这种“捂汗”方式不可取,是一个应当摒弃的陋习。

发烧了到底要保温捂汗还是要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发烧时捂汗是不可取的,往往越捂越热,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就老人和小孩而言,在体温攀升时不易降温,使用保温捂汗无疑是自寻死路。

当然,体质良好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另当别论。

发烧患者内环境稳态失衡,以降低环境温度影响机体散热的方式处理。常见的发烧物理降温方式有:降低环境温度,减少衣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另建议补充水分,严重者补充电解质溶液。

在38.5度以下合理使用物理降温,如若持续发热,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以便将感染性发热风险降至最低。

孩子发烧到底是捂还是散热

孩子发烧后一定要及时散热,不能捂着。根据发烧情况的轻重进行不同处理,如果是轻微发烧即在38.5度以下完全可以采取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贴,再用温毛巾给孩子擦拭腋下、大腿根处进行散热,室内要通风透气,不能紧闭门窗,遇上冬天寒冷可以选择一天中午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

如果发烧在38.5度以上,要及时吃退烧药,密切关注孩子情况,吃过退烧药,温度降不下来就要及时去医院。

孩子发烧一定要注意补水,谨防孩子因发烧而脱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6595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