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呛奶和普通呛奶的区别(得了肺炎才会呛奶吗)

呛奶是婴幼儿常见的现象,尤其在喂养过程中,呛奶的发生率较高。肺炎呛奶与普通呛奶在症状、原因及处理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本文将深入探讨肺炎呛奶与普通呛奶的区别,为家长们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肺炎呛奶与普通呛奶的区别

1. 定义及症状

(1)普通呛奶:普通呛奶是指宝宝在喂养过程中,由于吞咽不协调、呼吸不畅等原因,导致奶液误入气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肺炎呛奶:肺炎呛奶是指在普通呛奶的基础上,由于奶液误入气管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肺部,引发肺部感染,导致肺炎。

2. 原因

(1)普通呛奶:喂养姿势不当、奶液过热或过冷、宝宝情绪波动等。

(2)肺炎呛奶:宝宝患有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低下、喂养过程中口腔护理不当等。

3. 症状

(1)普通呛奶:咳嗽、呼吸困难、面色发紫、哭声减弱等。

(2)肺炎呛奶:在普通呛奶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发热、咳嗽加剧、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症状。

4. 检查与诊断

(1)普通呛奶:通过观察宝宝喂养过程中的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可初步判断为普通呛奶。

(2)肺炎呛奶:需通过胸部X光、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肺部感染情况,确诊为肺炎呛奶。

二、肺炎呛奶与普通呛奶的应对策略

1. 普通呛奶

(1)调整喂养姿势:保持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奶液误入气管。

(2)控制奶液温度:奶液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3)保持宝宝情绪稳定:避免在宝宝情绪波动时进行喂养。

2. 肺炎呛奶

(1)及时就医:发现宝宝出现肺炎呛奶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2)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止咳药等,控制感染。

肺炎呛奶与普通呛奶在症状、原因及处理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家长们应掌握两者的区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宝宝的健康。加强宝宝的口腔护理,提高免疫力,预防肺炎呛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刘丽丽. 婴幼儿呛奶原因及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8,32(2):275-276.

[2] 李晓红,王丽华. 婴幼儿肺炎呛奶的护理与预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2):150-151.

[3] 陈晓燕,张莉. 婴幼儿呛奶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9,33(4):623-624.

新生儿肺炎容易呛奶吗

新生儿肺炎本身不容易直接导致呛奶,但呛奶可能是新生儿肺炎的一个诱因或症状。以下是详细解答:

新生儿呛奶的原因:新生儿,特别是一些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孩子,由于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容易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现象。

呛奶与乳汁吸入性肺炎的关系:如果乳汁被新生儿误吸入肺内,可能导致乳汁吸入性肺炎。误吸的乳汁越多,症状越重,孩子可能出现咳喘、气促、青紫等症状。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新生儿肺炎的主要表现包括精神不好、呼吸增快、不爱吃奶、吐奶或呛奶等。这些症状与婴幼儿或年长儿患肺炎的症状有所不同,特别是发烧、咳嗽、咳痰这些常见的肺炎症状在新生儿中很少见。

预防呛奶和乳汁吸入性肺炎:为了预防呛奶和乳汁吸入性肺炎,妈妈在给孩子喂奶时要仔细。如果使用奶瓶喂奶,要确保奶嘴的孔大小合适;喂奶时孩子的体位也很重要,最好是半卧位,上半身仰起一点;喂奶后轻轻拍打孩子背部,排出胃内的气体,并观察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虽然新生儿肺炎本身不容易直接导致呛奶,但呛奶可能是新生儿肺炎的一个诱因或症状。因此,家长在喂养新生儿时要特别注意,以防止呛奶和乳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宝宝呛奶容易造成肺炎,那该怎样避免宝宝呛奶呢

宝宝为什么容易呛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人体2个生理结构,气管与食管。

气管与食管是2个互相平行的管道,气管是运送气体的管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鼻腔、气管,进出肺部,而食管是运送食物的管道,食物从口腔进入,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通常情况下,两个管道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但是,两个管道虽然互相平行,却有一个交叉点(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暂且称为交叉点吧),这个交叉点就是口咽部。

不信,大家把鼻子捏住,好像也不会憋死,因为空气可以从口腔进入气管。

因为这个解剖结构,就留下了一个隐患,本因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食物,比如奶汁,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进入气管,从而造成误吸、呛奶。

跟大宝宝以及成人相比,1、2个月小宝宝更容易呛奶,原因在于:

【1】小宝宝发育尚不完善

在未进食的情况下,整个食管是塌陷、关闭的,如果需要进食,食管就会打开,保证食物的通过。

同时,在食管打开的时候,有一个叫“会厌”的东西,会把气管口盖住,防止食物掉入气管。

在这个过程中,会厌什么时候打开,什么时候关闭,是协调的很好的。

但是在发育未完善的小宝宝,尤其是早产儿,就有可能会出现会厌盖不严,或关上的时间略微延迟,就容易造成呛奶。

【2】小宝宝呼吸道出现梗阻

比如小宝宝生病了,出现鼻塞的时候,即使在安静的时候,小宝宝也有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当鼻塞的小宝宝吃奶的时候,鼻子通气不顺,空气就要从嘴巴进入,而此时,宝宝正在吃奶,奶汁就随着空气呛入气管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宝宝平时不呛奶,一感冒了,就容易呛奶的原因了。

【3】不正确喂奶

比如,奶粉喂养的宝宝喂奶时,乳汁未充盈奶嘴,导致一边吃奶,一边进入空气;

比如,在宝宝大哭的时候喂奶,声门还来不及关闭,奶水就容易误入气管。

【4】胃食管反流

有些小宝宝,胃的入口比较松,胃里的东西会反流到食管,而此时因为不是正常的进食,会厌不会盖住气管,胃里的奶水就会从食管跑到气管,引起宝宝呛咳。

宝宝呛奶了怎么办?

“咳~咳~咳~……”

糟糕,宝宝呛奶了!

处在第一现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宝宝的后背就是一顿猛拍。

并且一边拍,一边忧心的说着:

“宝宝怎么了?宝宝没事了!”

这样的场景熟不熟悉?

一定很熟悉,不管你有没有宝宝,你肯定经历过被拍,或者看着别人拍,或者自己去拍别人。

那个被拍的人不一定都是呛奶,也可能是呛水,也可能是呛了其他东西。

那么,对于呛咳后出现频率这么高的拍背,是正确的吗?

答案可能让你很意外:

是错误的!

试想一下,你面前有一个玻璃瓶,里面装了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子,为了装更多的小石子,有一个办法就是不停的拍瓶身,让里面的小石子挨得更紧凑,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装更多的小石子。

那么,同样的,如果宝宝出现呛奶,如果你让宝宝竖着身子拍背,只会让奶汁顺着气管进入更深的位置,从而进入肺部,引发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

那么,如果宝宝出现呛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宝宝的呛奶不是很严重,虽有呛咳,但没有面色青紫,及时把宝宝躺平,头侧向一边,然后再用空心掌拍宝宝的后背。

注意一定要让宝宝的头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再次呛入气管。

【2】如果宝宝在呛咳的同时,出现面色、口唇青紫,说明奶水已经进入气管,要马上把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腿上,然后空心掌用力拍背四五次,努力排出呛入气管的奶水。

【3】如果宝宝一直哭不出来,咳嗽也咳不出来,并且面色青紫不能缓解,说明奶水一直堵在气管,要马上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或者拨打120,同时看情况是否需要给宝宝启动心肺复苏。

【4】即使通过大人的干预,宝宝恢复如常,也要去医院让医生评估一下,有没有呛入肺部,有没有引发吸入性肺炎。

小婴儿呛奶怎么办会导致吸入性肺炎吗

呛奶通常原因有4个:

1.奶冲,娃来不及咽。

2.奶慢,宝宝吃几口含嘴里,准备一次咽下去。没控制好节奏。

3.宝宝感冒,鼻子堵了,嗓子疼,吃奶费劲。

4.其它疾病,如气管封闭性不好,或者喉软骨软化,奶进入气管,剧烈咳嗽。

前3个个原因,动动都有中招,我们还一度把咳嗽当作呛奶。

呛奶会导致肺炎吗?

会的,会导致吸入性肺炎,呛入的奶,如果没咳出来,反而进入了更深的部位,会导致呛咳反复,问题更严重,甚至会得吸入性肺炎。但绝大部分不会出现问题。

呛奶应该怎么办呢?

1.千万不要竖着抱,让孩子趴着,头低点,亲拍孩子背部,把奶汁咳出来,很快就能好。竖抱容易吸入进更深的位置。

2.如果是奶的流速和宝宝吃奶速度不匹配。奶瓶就换奶嘴,母乳冲就把前奶挤掉点。

3.感冒了,就先用海盐水把宝宝鼻子喷通再喝奶,活着辛苦点用勺子喂。少食多餐。

猜测疾病原因可以咨询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5615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