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这一名词对于许多新手父母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它却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一些婴儿在出生后会出现脸黄手白的现象。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母乳性黄疸,揭开脸黄手白背后的育儿难题。
一、母乳性黄疸的定义与成因
1. 定义
母乳性黄疸是指由于母乳喂养导致的婴儿黄疸。婴儿在出生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皮肤、黏膜、眼球等部位发黄。
2. 成因
母乳性黄疸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母乳中存在某些抑制胆红素排泄的物质,如β-葡萄糖醛酸苷酶等,导致胆红素在婴儿体内积累。
(2)母乳喂养的婴儿摄入的胆红素量较多,使得胆红素代谢负担加重。
(3)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细菌生长环境改变,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
二、脸黄手白的现象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
1. 现象描述
在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中,常常会出现脸黄手白的现象。这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使得皮肤、黏膜等部位发黄,而手和脚等部位由于血液循环较慢,胆红素沉积较少,因此表现为手白。
2. 关系分析
脸黄手白的现象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如下:
(1)脸黄: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导致皮肤、黏膜等部位发黄。
(2)手白:手和脚等部位血液循环较慢,胆红素沉积较少,因此表现为手白。
三、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1. 诊断
(1)病史询问:了解婴儿喂养方式、黄疸出现时间等。
(2)体格检查:观察皮肤、黏膜、眼球等部位是否发黄。
(3)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
2. 治疗
(1)调整喂养方式:暂时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增加配方奶喂养,以降低胆红素摄入量。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婴儿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等。
(3)光照疗法: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促进胆红素排泄。
四、预防与护理
1. 预防
(1)合理喂养:在婴儿出生后,注意观察黄疸情况,必要时调整喂养方式。
(2)定期检查: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母乳性黄疸。
2. 护理
(1)保持婴儿皮肤清洁:每日清洁婴儿皮肤,避免皮肤感染。
(2)合理喂养:根据婴儿需求,调整喂养次数和量。
母乳性黄疸作为一种育儿难题,给家长们带来了诸多困扰。了解其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面对脸黄手白的现象,家长们应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医生帮助,为婴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母乳性黄疸眼白会黄吗 是不是母乳性黄疸一招便知!
1 母乳性黄疸眼白会黄吗
会黄。
因为母乳喂养不足或母乳喂养不及时或是宝宝受母乳中含有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影响而导致引起的黄疸,都会致使宝宝眼白发黄,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家长可不用担心。
2 眼白黄说明黄疸严重吗
仅仅只有眼白黄说明黄疸症状轻。
新生儿黄疸发黄的症状,最开始是从宝宝的眼睛、脸部开始的,然后再蔓及胸背部乃至手心脚心部位,若宝宝仅仅只有眼白发黄,那么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并不严重;若是宝宝的身上、脚心、手心都有发黄现象,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比较严重,家长要及时就医治疗。
3 眼白会黄不一定是母乳性黄疸
虽说患有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眼白会发黄,但是眼白发黄也还是其他黄疸的症状,如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药物性黄疸等都会出现眼白发黄的现象。而黄疸的主要表现症状就是皮肤黏膜黄染及巩膜黄染,其中巩膜黄染就是常说的眼白黄。
4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喂奶判断。
家长鉴别宝宝黄疸最快的方式,便是停喂母乳进行判断,因为无论是什么病因导致的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立即减退;若再母乳停喂乳汁后,宝宝黄疸消退的,则说明宝宝是母乳性黄疸,反之,不消退的,则说明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现象。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刚出生的宝宝身体比较脆弱同时也比较敏感,那新生儿脸部发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要及时关注新生儿的身体情况,那新生儿脸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1
一、新生儿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脸色发黄,但是身体一切正常这时候要不要检查呢?其实,宝宝脸色发黄的原因很多,不过总体来说大部分都是脾虚或湿证引起的,同时还可能与睡眠、饮食等有关系。具体原因如下:
1、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 如果宝宝经常出现腹泻,则有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最好帮宝宝测一下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的指标。
2、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脸部发黄现象,这有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新妈妈应该密切观察。
婴儿脸色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宝宝出生后,原本白里透红的肤色可能在新生儿期的某天变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3、肝胆疾病和遗传原因等: 这需要由医院检查确认,但如果宝宝以前脸色不黄,一般不会是遗传原因。
二、新生儿脸色发黄怎么办?
首先,新妈妈要做的是去医院确认宝宝脸色发黄并非遗传或肝胆功能异常,而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此时,要注意的就是为宝宝进行合适的食补。
其次,对于营养不良的宝宝,不能强迫其进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用新妈妈的温柔和耐心以次补量。而4个月以上的宝宝,则应该逐渐增加辅食,食物的种类要丰富,如米粉、果泥、菜泥等,并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最后,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氛围,并辅导宝宝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宝宝不吃千万不要强喂、呵斥,更不要追赶着喂。同时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专用的漂亮餐具,并尝试让宝宝自己进食,提高宝宝的进食兴趣。宝宝接受任何一种食物时一定要给以鼓励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2
新生儿脸发黄的原因各种各样,如果发黄的情况持续了几天仍然没有缓解,那么最好是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式积极治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脸发黄是怎么回事。
1、营养不良
新生儿脸发黄就有可能是身体营养不良而导致了贫血,新生儿有拉肚子的症状就会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可以检测一下血红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看看指标是否合格。
2、新生儿黄胆
新生儿脸发黄可能是黄疸所造成的,这也是很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出生以后的20多天脸色发黄,那么是生理性黄疸,要好好观察变化,在孩子出生以后皮肤是白里透红的,但是突然出现变黄的情况,那么就是黄疸导致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3~5天左右就可以恢复,最长10天左右也可以消失,还有一些新生儿黄疸是两个礼拜消退,如果两个礼拜以后黄疸仍然非常明显,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造成的。
3、肝胆疾病
新生儿脸发黄一般不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肝胆方面有没有异常,如果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就应该使用正确的食疗方法来补充。
4、食物原因
新生儿脸发黄也有可能是饮食所导致的,像吃了很多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像胡萝卜,空心菜等就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皮肤状态,一般脚底手脚发黄现象最为明显,然后就是耳朵后面以及脸部,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皮肤状态。
上面介绍的就是新生儿脸发黄的原因,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新生儿脸发黄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每一个患儿都应该要积极地检查,然后使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情况。
新生儿脸黄是什么原因3
辨别的方法:
1、选择一个较好的光源,比如自然光或者房间内的明灯,仔细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有黄疸。
具体做法:用手指轻轻地按压住宝宝的额头或鼻子。如果皮肤显现黄色,则说明孩子可能出现了黄疸。黄疸通常从宝宝的脸部开始出现,然后扩展至胸部、腹部、上肢及下肢。
2、观察大便颜色。
具体做法: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判断黄疸程度:
1、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
2、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
3、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
勤喂母乳
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分钟里,可以让宝宝贴着你,让乳头去刺激宝宝的嘴唇,让把宝宝自然而然地学会去舔乳头和吸乳头。初乳营养价值高,热量多,水分够,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
多晒太阳
多带宝宝出去晒下太阳,避免直射,应在树荫下,记住要将宝宝的眼睛遮挡好,并给宝宝及时补充水分。这也是最佳的去黄疸方法。
咨询医生
通过咨询医生,了解宝宝的黄疸是哪一种。如果宝宝健康,黄疸是正常的,就不要担心,多分泌一些母乳喂养给宝宝就行了。
保持清醒
黄疸有时候会让宝宝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宝宝吸母乳没有以往那么有力,这样很容易使黄疸更加严重。这个时候要拍拍宝贝,不停地换两边乳房,可以让宝宝保持清醒,吸更多的奶。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就医时测得黄疸指数在8~13mg/dl之间,可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加速宝宝的胆经素排出。 注意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因为茵栀黄口服液起轻泻作用,所以宝宝的排便会增加,因为胆经素排出,所以颜色发黄绿色。
接受蓝光治疗
如果你的宝宝黄疸很严重,胆经素达到15mg/dl以上,需及时就医,并照射蓝光治疗。
注意:这个时候,你可以继续给宝宝喂母乳,但如果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通常会建议在12-24小时内停止母乳喂养,但要记得每隔3小时挤出母乳,直到可以给宝宝哺乳,避免乳汁减少。
怎样来判断新生儿黄疸是否属于病理性黄疸呢
医学上把未满月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多发于出生后的一周内。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
宝宝的黄疸数值怎么看?
黄疸的数值其实就是监测胆红素的水平,胆红素有两个单位,一个是mg/dl,一个是umol/L,他们的关系是1 mg/dl=17.1 umol/L。
怎么辨别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可以根据下方图表进行判断:
简单来说,黄疸出现得早(24小时内)、升得快、程度高、持续久(超过2周者)、退而复现,宝宝有症状如吃奶减少、发热、烦躁或嗜睡等情况的,需立即就医。
黄疸分类
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但生理性的黄疸只需要护理得当,会自行康复。
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宝宝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但如果胆红素急剧上升,进入脑细胞,造成“核黄疸”,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黄疸增加,宝宝是从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
黄疸减退,是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
如果你很难判断宝宝的黄疸退没退,可以2~5天去医院检查胆红素水平。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就说明黄疸不严重,大概三、四周黄疸就能完全消退了。不过,早产宝宝相对要慢一些。
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宝宝,属于“病理性黄疸”,要警惕了。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症状比较重,可能还有吐奶、发烧、抽搐、嗜睡、大便发白等表现,而且进展快、持续时间长。
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造成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导致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
新生儿黄疸了怎么治疗?
大多数生理性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治疗了。
目前比较公认的黄疸治疗方法为: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
光照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你的宝宝用光纤毯(毯式黄疸治疗仪)包裹起来。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后即消失。照光时注意保护眼睛。光照疗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换血治疗用血型匹配的、胆红素水平正常的血液去置换新生儿全身的血液,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相对复杂,不良反应也会比较多。儿科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用换血治疗的。
常见黄疸治疗误区
1、新生儿黄疸不用治,多晒太阳就可以
晒太阳能帮孩子退黄,但小面积的暴露效果很有限,大面积的暴露孩子无法保暖,所以一般不建议通过晒太阳来给孩子退黄。广西有位新生儿黄疸很高,医院建议照蓝光,但其家长认为“晒晒太阳就好了”,强烈要求出院,后来孩子出现“蚕豆病”险些丧命,最终进行了换血治疗才得以痊愈。
2、多喝白开水/葡萄糖去可以去黄疸
美国儿科医学会表示:明确反对给黄疸婴儿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类液体。因为多喝水不仅不能降低肠道胆红素排泄速度,反而会加重黄疸。因为消化道充满葡萄糖的婴儿会没有胃口吃奶,吃奶次数和量都会降低,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除此之外,鸡蛋清按摩腰臀、指尖放血、洗中草药水同样是不靠谱的土办法。
3、不建议用茵栀黄去黄疸
4、母乳性黄疸需要断母乳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7~11天左右出现。这种情况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中很常见,而且通常没有危害。不过,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建议你还是暂停哺乳3~5天,使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这段时间, 你可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保持乳汁的分泌量。等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后,继续给宝宝喂奶了。
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治疗黄疸?
大部分新生宝宝都有黄疸,一般是轻微的黄痘,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新生儿黄疸)。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当胆红素生成得过快,或者当肝脏反应过慢的时候,胆红素的水平就可能上升到比较危险的程度(病理性黄疸)
下面这几种情况可能与其他一些健康问题相关,建议果断咨询医生:
早产宝宝黄疸较高。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胆红素水平偏高(新闻中的新生宝宝的情况)。宝宝在短期内(如一两天之内)胆红素含量上升很快,宝宝很快从面部黄色变成全身黄色。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加重。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宝宝手心及脚底心的皮肤呈黄色。宝宝黄疸为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或白陶土色。如果胆红素水平是在出生后的三、四天缓慢上升,那么宝宝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无害的。
总结
因为听说黄疸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所以很多家长会特别着急,总想着通过药物快点让宝宝退黄。其实,坚持母乳喂养或是光疗都比用药更有效!即便是因为母乳而引起黄疸的话,也不必中断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数高到需要换血的地步,可暂时停止哺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消退后再重新喂母乳。
再次提醒,宝宝出生后愈早愈多的母乳哺喂,有助于加速胆红素排出,预防早发性黄疸,因此,即使是母乳喂养引起的晚发性黄疸,综合母乳给宝宝带来的好处,也没有必要停喂母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