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奶粉到底安不安全

关于明治奶粉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逐渐恢复,另一方面,进口奶粉品牌明治却陷入“安全门”。明治奶粉到底安不安全?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一、明治奶粉的背景

明治奶粉,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品牌,在我国市场上一直备受青睐。近年来,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议却不断升温。2018年,日本明治奶粉因含苯甲酸钠被我国海关检测出不合格,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后,关于明治奶粉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也日益加剧。

二、明治奶粉的安全性争议

1.苯甲酸钠事件

2018年,我国海关在检测明治奶粉时,发现其含有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明治奶粉安全性的质疑。

2.重金属超标

除了苯甲酸钠事件,还有报道称明治奶粉重金属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中毒。这一消息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明治奶粉的担忧。

3.虚假宣传

有消费者反映,明治奶粉在宣传中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例如,宣称其奶粉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和“最严格的质量控制”,但实际产品质量却存在问题。

三、权威机构检测结果

针对消费者对明治奶粉的质疑,我国相关部门及国际权威机构对其进行了检测。以下是部分检测结果: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该中心对明治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2.日本厚生劳动省

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明治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符合日本国家标准。

3.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

SGS对明治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符合国际标准。

四、明治奶粉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1.企业责任

明治奶粉在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企业对产品质量把控不严、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

2.监管漏洞

苯甲酸钠事件等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我国奶粉行业监管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3.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对奶粉安全性的担忧,源于对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提高消费者对奶粉安全性的认知,是保障奶粉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明治奶粉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并非完全不可信。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关注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等因素,理性对待。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把控,监管部门应完善监管体系,共同保障奶粉行业的健康发展。

日本对问题奶粉是怎样处理的

日本政府对明治奶粉事件态度:每天吃也不会影响健康

自从日本明治食品公司旗下的“明治STEP”品牌奶粉的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放射性元素铯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引起了日本消费者的强烈不安。虽然最高30.8贝克勒尔/千克的检测结果并没有超过日本政府针对乳制品所规定的200贝克勒尔/千克的安全标准,但为了尽快消除影响,日本各大乳业公司纷纷宣布将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查,并在公司的网页上公布检查结果,而日本政府也决定今后将进行针对奶粉产品的定期检查。

日本政府冷处理

根据明治食品公司所公布的资料,这批问题奶粉是由一家位于埼玉县的工场所生产,该工场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00公里,而生产日期则被认为是核辐射泄漏最为严重的3月14日至20日之间。而3月21日以后所生产的产品里,目前还没有被检测出放射性铯。明治食品公司已经宣布对该批约36万罐奶粉进行免费调换。

距离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已9个月,虽然事故的后续处理仍在进行中,但一些次生危机的隐忧不但没有消退,反而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针对日本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进入秋收季节后,福岛县产的大米被接连检测出放射性铯含量超标而被禁止上市,而用做处理核电站事故的大量冷却水将来是否会排向大海从而给日本水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更像是一把悬在半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日本相关产业界寝食难安。

然而,更值得人们忧虑的是日本政府处理问题的态度。此次明治奶粉事件曝光之后,日本政府并没有用任何积极的行动向外界传达“将负责到底”的信号,而日本媒体针对此事的报道也仅限于对已知事实的陈述,缺乏持续的深入追踪与诘问。仿佛整个事件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即使每天吃问题奶粉也不会影响健康”,“检测出的放射性铯的含量并没有超过国家的安全标准”,这些话几乎成了政府相关单位的口头禅,每当有新问题发生之后,他们只是再把它们重复一遍。即使有学者指出乳制品200贝克勒尔/千克的安全标准过于宽松,即使被诟病许多农产品[1.48%资金研报]的放射性物质检查都是由农民自主进行,但日本政府似乎并不打算做出改变。

农业转型遇阴霾

可能出乎大多数日本人的预料,相对于日本国内的“平静”,中国消费者对于此次明治奶粉事件却关注异常。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奶粉是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第一选择,网络代购更是如火如荼,而日本其他的农产品和食品,也以其高品质与安全性深受中国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青睐。

11月下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美国夏威夷参加APEC峰会期间向相关国家明确表示,日本将开启加入TPP(跨太平洋[0.00%资金研报]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进程。但这一牵动日本经济所有板块的重要决定却受到日本农业界的强烈反对。农业团体认为,一旦加入TPP,日本的农业将会遭受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农业大国的竞争而崩溃。而赞成加入TPP的声音则认为,高品质的日本农产品广受国际市场欢迎,加入TPP反而有利于日本农业的转型。

然而,核泄漏事故却成了阻碍这一农业转型战略的阴霾。时至今日,仍有多个国家对日本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禁止进口。如何早日帮助日本农业走出这一困境,成了日本政府最着力解决的问题。

据悉,日本政府正在竭力促成首相野田佳彦年内访问中国。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为迎接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与中方共同谋划新时期的中日关系蓝图。然而,可以预见的是,野田在访华期间肯定也会大力“推销”日本的农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4032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