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1. 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目前,我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肠道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干扰素则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
2. 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对症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退热:对于发热患者,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减轻疼痛。
(3)手足皮疹: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
3. 支持治疗
手足口病患者需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重症患者,还需进行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二、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1. 严密观察病情
手足口病患者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2. 饮食护理
手足口病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面条、水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口腔护理
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口腔护理措施如下:
(1)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减轻疼痛。
(2)避免硬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溃疡。
4. 皮肤护理
手足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另一主要症状。皮肤护理措施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搔抓。
(2)避免摩擦: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患处。
(3)外用药: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减轻皮疹瘙痒。
5. 休息与隔离
手足口病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三、预防措施
1. 健康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2. 疫苗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已在我国上市,建议家长为适龄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3.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掌握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有助于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护理
问题一: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分普通型手足口病和重症手足口病。普通型手足口病一般是手足口部位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皮疹,孩子不同程度发烧,可能口腔内也有疱疹。这类患儿可以不治自愈,一般一周左右就痊愈了。口腔疼痛要用西瓜霜喷剂,可消炎止痛。给孩子多喝水和自制果汁,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
重症手钉口病是指合并了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的手足口病病理,一般有呼吸困难、嗜睡、循环系统障碍等症状,需要父母注意观察。出现相应症状,要立即送定点医院救治。
问题二: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患儿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首发症状为高烧,发热1–2天后出现疱疹。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到医院接受治疗,隔离。在护理上要注意:
1.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形成瘢痕。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问题三:手足口病护理方法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 您好,手足口病患儿应多喂白开水,清淡饮食,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让患儿多休息,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小时,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喂喝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是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着凉。也可以给孩子服用好医生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每天三次将好医生康复新液含于口中3~5分钟后咽下,可防治孩子口腔疱疹,并且能提高小孩身体免疫力。如果手足臀等部位有疱疹,使用康复新液涂抹或湿敷。.
问题四: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最为常见,发病高峰主要在5 ~ 7 月份,冬季发病较为少见。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从传染源一路追寻下去,才能更好地预防、护理手足口病,尽量减少宝宝的痛苦。 它是怎么传染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患者是指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而一些少年儿童或成人因为抵抗力较强,虽然感染了病毒,但并不发病,他们都是隐性感染者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会传染给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使他们患病。有的家长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宝宝没和别的小朋友接触,怎么也得了手足口病?就是因为宝宝周围可能有隐性感染者存在。 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经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的传染性最强。患病宝宝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以及他接触过的各种玩具和用具等也是病菌传播的途径。通常 5 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患手足口病,尤其是 3 岁以前的宝宝更是病菌的重点传播对象,因为不满 3 岁的宝宝接触过的病毒比较少,机体没有形成抵御这些病毒的抗体,属于易感人群。 患病后有哪些典型表现? 一般表现 宝宝感染病毒后,通常 2 ~ 7 天出现症状。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会出现发热(有的宝宝并不发热)、咳嗽、流鼻涕、流口水、饮食困难等症状。 特征性表现 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是长疱疹。疱疹可以出现在口腔(包括舌、颊黏膜及咽峡部)、手部、足部、臀部及肘、膝、月国窝部位。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表皮较厚,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大小不等,周围皮肤发红,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不典型、散发型的孩子出疹只表现在宝宝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上。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疼痛明显,破溃后影响宝宝的进食。水疱和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哪些是危重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能在 7 ~ 10 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但少数宝宝可能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病情进展快的重症宝宝有可能死亡。为防止出现意外,宝宝患手足口病后,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要尽快送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救治: ● 持续高热不退。 ● 手脚发凉、发花。 ● 呼吸加快,鼻翼扇动,呼吸节律改变,心率明显增快。 ● 出现烦躁、频繁惊跳、四肢抖动甚至抽搐等。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 ● 血糖高。 ● 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 哪些辅助治疗可以促进痊愈? 宝宝患手足口病时,家长可以采取中药食疗和清洗的方法,促进宝宝痊愈。 双花薏米粥 金银花 5 克,薏米 20 克,绿豆20 克,加水 2000 毫升,煎汤代水饮。 竹叶甘草饮 竹叶5 克,灯芯草 1克,甘草梢 3克,煎汤代水饮用或加 50 克粳米煮粥。 荷叶粥 鲜荷叶 2 张,切碎后和 50 克白米一起煮粥给宝宝吃。 板蓝根洗液 如果宝宝手足部的疱疹严重,应尽量避免其破溃引发感染,可用板蓝根10 克,黄芩、白藓皮各6 克,双花 3 克,地肤子10 克,忍冬藤 20 克一起煎水,用来清洗患处 , 每天 3 次 , 连用1周. 怎么护理患病宝宝? 治疗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大多数孩子都是轻症,在家治疗即可,严重的合并症则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低于38.5℃,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头部、腋窝、肘窝、腹股沟。如果体温超过 38.5℃,可……>>
问题五:手足口病的主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 气温过高是与感染有关病毒最为常见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传染源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疾病所至皮肤皮疹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并发症爆发性心肌炎 肺炎的危险有关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要隔离2周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2、饮食营养3、口腔护理 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4、皮疹护理 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孩子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让宝宝多喝水。
问题六:宝宝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首先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来的,患病期间首先要隔离,要注意宝宝个人卫生,勤洗手,宝宝的玩具、奶瓶等也要勤消毒,避免再次感染病毒;饮食上吃一些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可以在辅食里加一些合生元益生菌,保护肠道健康;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给宝宝榨一些胡萝卜、苹果汁,补充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
问题七:手足口病护理要点。是什么 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引起相关的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的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以上内容来自“问上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手足口病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普通病例治疗和重症病例治疗。
普通病例治疗: 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让患者适当休息,保持清淡饮食,并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工作。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病因治疗:选用如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重症病例治疗: 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药物。 控制颅高压:限制液体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按剂量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采用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 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 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 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并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参数。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大多数情况下可在710天内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
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患儿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首发症状为高烧,发热1–2天后出现疱疹。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到医院接受治疗,隔离。在护理上要注意:
1.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形成瘢痕。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