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现象,据统计,约有50%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既是新生儿身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标志。本文将从生理性黄疸的定义、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和关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的定义及成因

1. 定义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呈现出皮肤、黏膜等部位的黄染现象。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7-10天内消退。

2. 成因

生理性黄疸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新生儿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较低,无法有效将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

(2)新生儿肠道内胆红素重吸收增加:新生儿肠道内胆红素重吸收增加,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3)新生儿红细胞寿命较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胆红素增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二、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与诊断

1. 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等部位的黄染,严重者可出现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大部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症状轻微,对日常生活无显著影响。

2. 诊断

生理性黄疸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诊断为生理性黄疸。

三、生理性黄疸的治疗与预防

1. 治疗

生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光照疗法:通过蓝光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加速胆红素的排泄。

(2)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等药物可提高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的转化。

(3)换血疗法:对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出现核黄疸风险的新生儿,可行换血疗法。

2. 预防

预防生理性黄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加强孕期保健,确保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状态。

(2)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喂养,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注意新生儿保暖,避免因体温过低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现象,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关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关注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让我们共同关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为新生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瑞珠,陈孝平,王红梅,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2):95-98.

[2] 赵宇,李红,陈晓燕,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5,29(9):2544-2546.

[3] 王晓红,刘晓红,李红,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光照疗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12):35-36.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生理性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适当提早喂养母乳,提供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回圈,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

大部分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5天就会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黄疸一般情况下都是轻度的,宝宝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所以遇到自家宝宝有类似的情况也不要过于担心。

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染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面板红润黄里透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如何正确的从检查报告上了解宝宝的黄疸情况?

宝宝出生后一周里通过测血清胆红素平均值是超过34.2μmol/L2mg/d1。足月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3μmol/L12mg/d1,早产儿较足月儿重,峰值可达17l~205μmol/l10~12mg/d1,但不超过256.5μmol/L15mg/d1。当然,轻微的生理性黄疸只需要经皮测黄疸仪对着宝宝的面板“嘀”一下就知道了,非常简单方便。

小儿黄疸 宝妈的进食小贴士

1、油炸品、酒、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海鲜、羊肉、咖啡,都是要忌食的。

2、新鲜的动物肝脏、鱼、瘦肉、蛋类、茼蒿菜、豆腐、绿豆、大枣、梨、芝麻、红糖都是很好的进食食材。

小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护理方法

1、每天早晚给宝宝喂白开水

需要注意的是,白开水是指由自来水煮沸后放温的,切记用纯净水和含有矿物质的水来喂宝宝。

因为纯净水里面去除了对人体有害有益的所有物质及微量元素,,而含有矿物质的水其实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为的添加了列如铁,钙、锌、镁、钠、磷、锰。这些物质对于新生儿只会是负担,多喝开水则可以很有效的通过排尿来排掉体内多余的黄疸。

2、勤晒太阳

尽可能充分的暴露身体面板,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5~10分钟更换一个 *** 。春秋冬季早上10点左右,夏季18点,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也抱宝宝到院子里、阳台上进行一次阳光浴。不要隔着玻璃照射,这样起不到作用,要保护好宝宝的眼睛不被阳光直射。

3、以上方法都不管用

而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间歇性母乳喂养1-2天,生理性黄疸形成的原因或是由母乳喂养造成的。

孩子食欲好、精神佳,大小便规律,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即可以确定为母乳性黄疸。

新手妈妈听到这个千万不要惊慌,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会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面板和巩膜的黄染。一般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只是会延迟黄疸褪去的时间。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宝宝的黄疸情况如果缓解较轻时可以继续喂养母乳,严重时停用,改用其他配方奶粉。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2~3个月完全消退。

怎么治疗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因体内胆红素过高,导致宝宝皮肤黄染现象,通常宝宝除了脸部皮肤、巩膜轻微黄染外,没有其他异常的症状。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的,只需要加强喂养,促进患儿排便,就可使生理性黄疸减少和消退。口服葡萄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回事

新生儿由于出生后血红蛋白破坏过多、肝脏处理能力不高、进食的少导致肠肝循环增加等原因,所以胆红素会增高,一般在生后5-7天达高峰。如果过高(具体值儿科医生会知道),就怕胆红素进到脑袋,造成胆红素脑病,会影响听力、智力,这就严重了。

在没有病理因素,比如感染、拒奶、反应欠佳等,那么不需要太担心,过了高峰期就会慢慢退掉。

但需要密切做好监测,最简便的方法是去测经皮胆红素值(不用抽血的,像体温枪一样哦),如果没超过警戒值,就没关系,大部分生后2周基本就退了,你会看到一个白白嫩嫩的宝宝了。

划重点: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一般生理性的没关系,但千万记得遵医嘱,按时去医院监测啊。

望采纳,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3817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