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一个充满敬意的节日,是对那些默默奉献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们的一种崇高礼赞。让我们共同回顾教师的伟大贡献,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一、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1. 引路人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考。正如古人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启迪智慧、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重任。
2.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塑造了无数优秀人才。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桥梁。在学生心中,教师是值得信赖、值得尊敬的人。
3.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教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民族之希望。”
二、教师节的由来与意义
1.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源于我国古代的“师道”传统。在古代,尊师重道被视为一种美德。1931年,教育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致中国学生》一文中首次提出设立教师节的建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2. 教师节的意义
(1)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教师节是对教师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尊师重道美德的传承。
(2)增强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节使教师这一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3)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教师节使教师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三、致敬教师,传承尊师重道
1. 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关爱教师。
2. 关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3.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全社会要共同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教师节,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对尊师重道美德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教师节是几月几号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
教师节定在9月10号,是因为考虑到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罩让粗养成一种尊师重道的意识,让学生牢记教师的辛勤,崇尚教师的光荣。可以给物镇“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来历:
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滑败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
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教师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中国的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是为表彰和感谢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和付出而设立的节日。它始于1985年,由当时的国务院批准确定,在每年的9月10日举行。这一天也被称为“九·十制”,已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师生共同欢庆的节日。
教师节是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除了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外,还有助于加强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通过赠送礼物、发朋友圈等方式向老师们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感谢。此外,我们还应常怀感恩之心,尊重、理解和支持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事业共同努力。
教师节是什么
教师节(英文名:Teachers'Day),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而设定的节日,日期为每年公历的9月10日。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这一天,学校会为教师颁发奖金、证书等,学生会给老师送花、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教师的真挚祝福及衷心问候 。
中文名
教师节
外文名
Teachers' Day
节日日期
9月10日
意义
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演变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党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1]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2],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3]。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2]。
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2]。
建立新中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4]。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2]。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