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部分哺乳期妈妈因各种原因导致奶水不足,这不仅让宝宝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也使妈妈们倍感焦虑。奶水不足怎么办?吃什么补救呢?本文将为您揭秘科学膳食助力母乳喂养的秘诀。
一、奶水不足的原因
1. 乳腺不通畅:哺乳期妈妈乳腺不通畅,导致乳汁分泌不畅。
2. 营养不良:哺乳期妈妈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乳汁质量。
3. 情绪波动:哺乳期妈妈情绪波动较大,如焦虑、抑郁等,影响乳汁分泌。
4. 生活习惯:哺乳期妈妈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导致奶水不足。
二、饮食补救有妙招
1. 增加营养摄入
(1)蛋白质:哺乳期妈妈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增加至80-100克,可多吃鱼、肉、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脂肪:哺乳期妈妈脂肪摄入量应增加至60-70克,可多吃坚果、芝麻、花生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碳水化合物:哺乳期妈妈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增加至300-400克,可多吃五谷杂粮、薯类、水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 适量补充水分
哺乳期妈妈每日需水量约为2500-3000毫升,可多喝水、果汁、汤类等饮品。
3. 调整饮食习惯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2)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3)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
三、饮食禁忌
1. 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咖啡因可抑制乳汁分泌,哺乳期妈妈应限制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2. 避免过多摄入酒精:酒精可影响乳汁质量和婴儿健康,哺乳期妈妈应尽量避免饮酒。
3. 避免过多摄入人工添加剂:人工添加剂可能影响婴儿健康,哺乳期妈妈应选择天然、无添加剂的食品。
奶水不足并非不可逆转,通过科学膳食和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哺乳期妈妈完全可以改善奶水不足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妈妈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和家人的建议,共同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母乳喂养成为每个家庭最美好的记忆!
奶水少怎么补,吃什么
1、猪蹄汤、瘦肉汤、鲜鱼汤、鸡汤等肉汤食,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营养成份,产妇饮用,不仅利于体力恢复,而且帮助乳汁分泌,可谓最佳营养品了。
但产妇喝肉汤也有学问。如果产后乳汁迟迟不下或下得很少,就应早些喝点肉汤,以促使下乳,反之就迟些喝肉汤,以免过多分泌乳汁造成乳汁瘀滞。
肉汤过浓,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婴儿吸收,往往引起新生儿腹泻,因此,产妇喝肉汤不要过浓。可以喝些有营养的荤汤和素汤,以满足母婴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奶制品,奶酪,花生,黄豆和豆制品,鸡脚,笋,麻油,糯米都是不错的催奶食物。
忌吃的食品有:含麦芽的食品,大小麦,韭菜和雌性的动物,腌制食品以及辣椒,辛辣的食品。这些对与催奶没有好处,倒是断奶时可用于回奶。
奶水少怎么办吃什么
奶水不足怎么催奶
1、加强吸允:产妇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可以多次喂养,辅食、开水、果汁等等都免除了,只坚持母乳喂养,那么婴儿在吮吸乳头的时候,就会刺激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以便奶水的增加。
2、两乳都要喂:产妇喂养孩子不能只用一个乳喂养,应该两个乳同时喂养,以此做到均衡刺激母乳的分泌。
3、换边喂:每次喂奶的时候不要只在一边的时候喂养,应该换边大约3次左右,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吸奶的兴趣,同时还能刺激两个乳的奶水分泌,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母乳。
4、妈妈饮食平衡:母乳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源于母体之中,所以母体若是营养不良,那么乳汁是不能正常分泌,所以妈妈们在饮食上应该做到全面摄入。
当哺乳期的妈妈乳汁不足时,会有什么症状呢?及早的发现这些症状,能有效弥补母乳不足的缺陷,让宝宝喝到又充足又有营养的奶水。
1、宝宝吃不饱
如果出现宝宝吃不饱的情形,很有可能是母乳不足导致孩子情绪、动作发生变化。比如奶水没有时宝宝仍然吸吮妈妈的乳房,又或者是宝宝吸奶时很费劲。有时吃奶时孩子会情绪大变,不停的哭闹。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母乳不足导致的症状。
2、宝宝排泄少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排泄情况,孩子一天排尿少于八次、大便稀少或呈浅绿色,这些都暗示着母乳不足。
3、宝宝体重增长慢
通过给宝宝称体重的方式也可以证明母乳含量是否充足。孩子家长可以从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天,到哺乳期前后给孩子称一下体重。如果宝宝体重增长的比较快,说明吸收的比较好,奶水充足。如果体重增长缓慢,则说明奶水不足。
4、哺乳时间过长
当妈妈喂奶的时间超过了二十分钟,宝宝吃奶很费劲或者奶空时仍然含着妈妈的乳头不放,则说明母乳不足。
5、哺乳间隔时间短
哺乳间隔的时间过短,也可以说明母乳不足。比如才吃完奶的宝宝又要吃奶。
6、妈妈乳房判断
通常情况下,妈妈生产完后的两周会感觉到乳房胀胀的,静脉会显露出来,如果没有这种表现,则说明妈妈的母乳不足。
宝妈奶水少,怎么办,吃什么好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加强宝宝的吮吸。实验证明,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药。哺乳期内,你一定要提醒太太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3、补充营养。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自然会影响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厨的职位担当好,为太太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同时,多准备一点汤水,对太太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绪。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因此,你有义务为太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随时关注其心理健康。
5、食疗。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结合催乳食物,效果会更明显。如猪蹄、花生米等食物,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均衡饮食,是哺乳妈妈的重要法则
哺乳妈妈对水分的补充也应相当重视。由于妈妈常会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时补充水分,或是多喝鲜鱼汤、鸡汤、鲜奶及开水等汤汁饮品。水分补充适度即可,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
为了恢复身材而急于减肥的妈妈很难保证奶水的供应。在此建议哺乳妈妈最好能等哺乳期结束以后,再控制饮食减肥。其实喂奶已经消耗了很多热量,只要妈妈们饮食不过量,再配合着做一些产后运动,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