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2岁新冠疫苗禁忌(3-12岁新冠疫苗禁忌症)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积极推进全民免疫屏障的构建。3-12岁年龄段人群的疫苗接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3-12岁新冠疫苗禁忌角度出发,探讨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禁忌情况及接种策略,以期为筑牢健康防线提供有益参考。

一、3-12岁新冠疫苗禁忌概述

1. 新冠疫苗类型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3-12岁新冠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两种类型。两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3-12岁儿童接种。

2. 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

(2)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严重损害者,或有自身免疫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者。

(3)正在发热、患有急性疾病:在接种前应暂停疫苗接种,待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接种。

(4)近期接种过其他疫苗:建议在接种其他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接种新冠疫苗。

3. 注意事项

(1)接种前:接种者应如实告知医生个人健康状况,确保疫苗的适用性。

(2)接种时:接种者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接种流程,确保接种安全。

(3)接种后:接种者应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1. 建立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降低疫情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使3-12岁儿童获得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2. 保障儿童健康:新冠病毒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接种新冠疫苗有助于降低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3. 维护家庭和谐:儿童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疫苗接种有助于降低家庭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维护家庭和谐。

三、接种策略

1. 科学宣传:加强对3-12岁新冠疫苗禁忌的宣传,提高家长和儿童的认知水平。

2. 分类接种: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合理制定接种计划,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3. 留观观察:接种后,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接种者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加强监测:建立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接种过程中的问题。

疫苗接种是筑牢健康防线的重要举措。针对3-12岁新冠疫苗禁忌,我们应充分了解禁忌情况,科学制定接种策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家长和儿童的认知水平,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打新冠疫苗禁忌有哪些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目前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小贴士 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得知,

如对说明书中所列部分接种禁忌或慎用人群,参照下述特定人群接种建议执行。

1、60岁及以上人群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2、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3、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4、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5、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6、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一般接种后24小时内,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 疲劳乏力, 短期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另外所有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

新冠疫苗禁忌十条

1、严重过敏体质,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

2、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3、1个月内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

4、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核酸、抗体检测阳性者;患有惊厥、癫痫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5、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6、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7、已知或怀疑患有疾病包括: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

8、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在接种后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

9、已知或怀疑患有精神抑郁症或狂躁症者;

10、14天内接种过其他疫苗者。

打完新冠疫苗禁忌与反应 打完新冠疫苗禁忌与反应有哪些

1、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2、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4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过敏者,或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3、其他禁忌症还包括: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3031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