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人体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在发烧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对此,有人主张捂汗,有人认为散热更为适宜。发烧手脚凉时究竟应该捂还是散热呢?本文将结合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您解答这一疑问。
一、发烧手脚凉的原因
1. 体温调节失衡:人体在发烧时,体温调节系统失衡,导致热量无法有效传递至四肢,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2. 末梢血管收缩:发烧时,身体为了抵御病原体,会通过收缩末梢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导致手脚温度降低。
3. 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烧时,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身体炎症反应,进而引发手脚冰凉。
二、捂汗与散热的优缺点
1. 捂汗
优点:
(1)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毒或细菌的清除。
(2)有助于降低体温。
缺点:
(1)捂汗可能导致体温过高,加重病情。
(2)捂汗可能导致出汗过多,造成脱水。
2. 散热
优点:
(1)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病情。
(2)散热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缺点:
(1)散热可能导致体温过低,加重病情。
(2)散热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三、发烧手脚凉时的应对策略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
2. 注意保暖:穿着适量衣物,避免感冒加重。
3. 饮食调理:多喝水,保持水分充足;适当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4. 适当用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5. 适度散热:根据病情,适当采用散热措施,如使用温水擦拭、空调降温等。
6.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发烧手脚凉时,捂汗与散热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应对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度用药、适度散热、观察病情变化是发烧手脚凉时的关键应对策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应遵循科学原则,避免盲目捂汗或散热,以确保患者健康。
发烧手脚凉需要捂热吗
发烧时手脚凉,是否需要捂热?
在发烧时,手脚凉是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改变,导致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这可能会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和肌肉收缩,进而导致手脚感觉凉。为了提高手脚的温度,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这有助于改善手脚的冰凉感。
捂热是否有助于改善发烧时的手脚凉?
是的,捂热可以帮助改善发烧时的手脚凉。因为当人体发烧时,体温升高会导致身体调整血液供应,优先保证重要器官的功能。这种调整可能会减少四肢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手脚凉。捂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提高手脚的温度。
发烧时可能出现的症状:
1. 头晕:发烧时,大脑血管扩张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2. 食欲不振:高体温可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减退。
3. 四肢酸痛:发烧时肌肉收缩,可能导致四肢酸痛,甚至抽搐。
发烧时的护理建议:
发烧时,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烧时浑身都烫就是手板心跟脚板心冰冷是怎么回事
进入十二月份,气温迅速下降,新一轮的感冒发烧又开始上演了。大林也不幸中招。宝宝发烧,全家着急上火,恨不得替宝宝生病。宝妈发现,宝宝全身滚烫,唯独手脚冰凉。宝妈为难了,宝宝又是热,又是冷,到底该怎么应对呢?
为什么宝宝发烧时,全身滚烫但手脚冰凉?
很多家长会发现,宝宝发烧时,全身很烫,但就是手脚冰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宝宝发烧时,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烧是因为细菌或是病毒感染,发生炎症反应,下丘脑调节体温升高,有助于抑制病原体。但由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在发烧的初期,负责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神经发生功能紊乱,导致宝宝四肢末端,也就是手脚血管收缩,所以摸上去手脚冰凉。
一般宝宝发烧时,手脚冰凉,说明宝宝处于发烧的初期,过一会体温会越来越高。
这时候应该给宝宝的手脚做好保暖工作,比如穿上袜子,温水泡脚等。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理所当然的认为宝宝太冷,便给宝宝加很多衣服,盖很厚的被子“捂汗”,这是不正确的,而且有危险,可能会导致“焐热综合征”。
宝宝发烧,手脚发热怎么处理?
到了发烧的中后期,宝宝可能就是手脚发热而且爱出汗。
这个时候要积极降温,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可以不用吃退烧药,使用物理降温。
当体温高于38.5度,要服用退烧药,如果是反复高热、高热不退或是有高热惊厥,都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退热做法错与对
宝宝发烧时,家长最焦急的就是想让宝宝尽快退热,不少新手爸妈由于没有经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宝宝处理,会有很多问题。
一、物理降温
1、错误的方法:
①捂汗:这会进一步提高宝宝的体温,诱发高热惊厥。
②热敷:热毛巾敷额头也会使宝宝发热加剧,诱发抽搐。
2、正确的方法:
①头部湿冷敷:将冷毛巾敷于宝宝前额,2-3分钟换一次,或者贴宝宝退热贴。
②温水浴:让宝宝在37度左右的温水中沐浴5-10分钟。
二、退热用药
1、错误的方法:
①使用抗生素:在宝宝发烧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经常无效,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②减量使用成人退烧药:对未发育好的宝宝来说,成人药品有毒副作用。
③叠加用药:有的家长认为药的种类越多效果越好,但是这样叠加用药可能会导致宝宝肾衰竭。
④注射退热针:宝宝用药安全性应该是“可吃药不打针,可打针不输液”,现在大多数医院已经不适用退热针,因为效果不好且副作用大。
2、正确的做法:
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②选择宝宝专用的退热药,现在多是用美林或者泰诺。
③热度不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次用药,一般需要间隔4-6小时。
④及时补充水分,宝宝发烧后出汗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其实,宝宝发烧也不完全是坏事,发烧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宝宝的免疫力,家长掌握正确的降温方法,对宝宝是很有帮助的。
发烧40度要捂汗还是散热
发烧40度是属于很严重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吃退烧药并且进行物理散热,一直高烧对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那么,发烧40度要捂汗还是散热?发烧40度手脚还很凉是什么原因?一起来看看趣丁网带来的详细介绍吧!
发烧40度要捂汗还是散热
40度要注意散热。当体温达到40℃时,需要散热。出汗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需要散热。当身体有40度的散热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这种状态下降温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和药物方法来降温。
1.物理降温
你可以用温水洗澡或擦拭身体,或者在前额贴上“退烧贴”,帮助身体降温;高烧伴有失水。多喝水和流质饮食,以确保充足的能量和水分;注意通风散热,增加室内空气对流;同时,有必要确保充足的睡眠以恢复疾病。
2.药物降温
当物理降温无效时,可以服用布洛芬颗粒、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持续发烧,药物应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每天不超过4次。如果温度仍然无法降低,则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血液检测,然后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发烧40度手脚还很凉是什么原因
发烧40度手脚还很凉的原因是在体温上升期间,负责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神经容易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四肢末梢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所以四肢冰凉。
发烧一般指发热。在体温调节中心的控制下,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往往保持动态平衡。当人体在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功能失调时,产热过程增加,但散热不能相应增加或减少。
当人体处于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产热过程增加,散热不能相应增加或减少时,就会出现发热的表现。发烧的初始阶段是体温开始上升,大多数在几个小时内达到峰值。这一时期被称为体温上升阶段。发烧时手脚发冷通常是体温升高的表现。发热有三个典型的时期,即体温上升期、体温平稳期和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间有两种生理反应,即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发烧40度要不要盖被子
如果发烧40度,如果觉得冷可以盖被子,但不要盖得太厚,否则不利于降温。
如果你发高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和其他药物来帮助退烧。此外,你需要去医院检查你的血常规。如果你有细菌感染,你可以使用青霉素抗生素。
使用退烧药后,你的身体会出汗。你应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你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擦拭皮肤,也可以换干净的衣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