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发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现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大约5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治疗及康复过程,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1. 胆红素代谢异常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在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主要由红细胞分解产生,经肝脏摄取、转化、排泄。若胆红素代谢过程中出现障碍,则会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引发黄疸。
2. 胆管发育不成熟
新生儿出生后,胆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红素在肝脏内堆积,引发黄疸。
3. 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血型不合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或者母亲为Rh阴性血,新生儿为Rh阳性血,母婴血型不合会导致新生儿溶血,增加胆红素水平。
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1. 观察等待
对于轻微的黄疸,医生可能会建议家长观察等待。在观察期间,家长需密切注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 光疗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通过蓝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分解,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光疗一般持续2-3天,每天照射时间为6-8小时。
3. 纠正血型不合
对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血、换血等,以纠正血型不合。
4. 药物治疗
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给新生儿使用药物治疗,如肝酶诱导剂、胆酸等,以促进胆红素代谢。
三、新生儿黄疸的康复过程
1. 黄疸消退
经过治疗,新生儿黄疸逐渐消退。一般在光疗后1-2天内,黄疸指数开始下降,3-5天内可恢复正常。
2. 观察期
黄疸消退后,家长仍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确保新生儿恢复正常。
3.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医生会建议家长定期带新生儿复查,以了解黄疸消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成因、治疗及康复过程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家长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母婴血型不合等疾病的发生,也是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肝肠循环特点,从而使胆红素数值过高,宝宝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
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4到5天达到高峰,5到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而早产儿黄疸多见于生后2到3天出现,5到7天达到高峰,7到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到4周。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就能够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四周,黄疸退而反复。
3、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由于热量跟液体摄入量不足,排便延迟使血红素升高,这种原因导致的黄疸,通过增加母乳的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一般不发生胆红素脑病,这种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还有一部分宝宝是晚发母乳性黄疸,主要由于母乳中的成分影响胆红素的代谢,黄疸程度一般不重,可能到生后2到3个月完全消退,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
婴儿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产新生儿。其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1、生理性的黄疸足月儿基本上在14天左右就能够消退,早产儿在21天左右就能够消退。
2、病理性的黄疸可以是溶血性的黄疸,也可以是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黄疸,病理性黄疸的消退时间是取决于疾病好转控制的程度。
3、母乳性黄疸一般是由于患儿吃母乳引起黄疸,胆红素维持在一定的数值内上下波动,但数值不会特别高,不会造成孩子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基本上在2~3个月左右才能够消退,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
黄疸消退的时间取决于疾病本身,如果并非是生理性的黄疸,我们需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只有把诱发因素去除掉,把孩子的肝功能保护好,那么,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消除黄疸。如果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光疗,否则高胆红素血症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较为产检的疾病,需要及时做好护理工作,否则会对宝宝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做好护理和调理工作,那么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退完?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恢复很快,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2周内消退
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
早产儿:2-4周内消退
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正常情况可持续2-4周。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持续2个月左右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持续2周以上
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2、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年人的两倍。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3、新生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让宝宝的黄疸尽快退去。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建议尽早就医治疗。
1、适当补充水分
给新生儿喝点水,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2、晒晒太阳
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注意!晒太阳时避免阳光直射新生儿的眼睛,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