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是生命之初的宝贵存在,他们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新生儿护理,是每位新手父母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将根据新生儿护理视频教程,为大家详细介绍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新生儿护理基础知识
1.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新生儿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需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
(2)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发生呼吸困难,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3)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需注意饮食卫生。
2. 新生儿日常护理
(1)脐带护理:新生儿脐带脱落前,要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洗澡:新生儿皮肤娇嫩,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7-38℃,使用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沐浴用品。
(3)换尿布:新生儿尿布要及时更换,保持臀部干燥,预防尿布疹。
(4)穿衣:新生儿衣物要柔软、宽松,避免束缚宝宝身体。
二、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1.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光线充足,让宝宝多晒太阳。
(2)合理喂养,避免宝宝过度喂养。
(3)及时就医,如黄疸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2.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2)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受凉。
(3)及时就医,如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三、新生儿护理误区与应对
1. 误区:新生儿需要24小时包裹在襁褓中。
应对:新生儿需要适当的自由活动,避免束缚宝宝身体,影响其生长发育。
2. 误区:新生儿不能晒太阳。
应对:新生儿可以适当晒太阳,但要避免直射阳光,以免晒伤宝宝。
新生儿护理是一项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工作,新手父母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本文根据新生儿护理视频教程,为大家介绍了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新生儿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李晓燕,新生儿护理与保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新生儿护理有哪些细节
新生儿在出生时主要做四件事:吃,睡,尿,拉。所以我就这四个方面,结合我的实际经验,来分享需要注意的细节。
第一,吃。
新生儿体力弱,胃口小,但又很容易饿,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在哺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按需哺乳。新妈妈一定不要怕麻烦,更不要觉得自己奶水不足,用医生的话来说,尤其是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周,妈妈一定要做好“粘在孩子身上”的准备。
喂奶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孩子对乳头的衔接姿势,保证让尽可能多的乳晕被孩子含在嘴里。
应该还需要提醒一下,纯母乳的宝宝在纯母乳阶段一般不需要额外再给宝宝喂水。
第二,睡。
睡觉是新生儿的主要任务,有些宝宝能够睡到18到21个小时。妈妈一定不要给宝宝捂得太厚,否则宝宝很容易捂出疹子,还容易上火。
我家宝宝这两天左眼就有点火大,表现就是左眼的眼屎会比右眼多。所以我也考虑,可能是晚上睡觉时给宝宝盖得太厚,有必要给宝宝少盖一层。
第三,尿。
这方面主要提醒2点,第一个,白天建议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不湿; 第二个,我家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是用尿不湿的。跟用尿布相比,晚上为了不打扰宝宝的连续睡眠,给宝宝更换尿不湿可以不用太频繁。
第四,拉。
新生宝宝在出生头几周每天拉3到5次都是正常的,而且如果是母乳的话,一般是黄色的偏稀的大便会比较多。妈妈在发现宝宝大便之后,一定要注意用湿纸巾把宝宝的屁股擦干净;宝宝屁股发红的话,还可以给宝宝擦上护臀霜。
宝宝出生需要适应环境,而妈妈们也需要适应宝宝。妈妈们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把宝宝照顾得非常好!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
答: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相信有不少新爸爸妈妈都会为这个问题而头疼。第一次做爸爸妈妈,肯定会有点手忙脚乱的,但是不用担心,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刚出生的婴儿的一些护理要点吧。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
1、心理调适
新生儿已有视、听、嗅、触等感觉和肌张力活动等表现,不舒服时常以哭泣的办法与外界沟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将新生儿作为一个会听话的孩子对待,多和他谈话,玩耍,并给予各种感官刺激,如亲吻,抚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2、居室通风
居室应选择朝南向阳的房间,冬天室温最好保持在15℃左右,经常湿式扫地及开门窗通风,并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洁卫生。
3、加强护理
新生儿用具要专用,衣被、尿布要选择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布,勤洗勤换,日光下晒干。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肤清洁、舒适,洗澡的水温以不烫手背为宜,一般40℃-45℃,环境温度以22℃为宜。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洗澡后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直至脐带脱落,干燥无渗液。
脐部不宜涂用香粉等,以免异物刺激,导致感染。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冲洗臀部,并用纱布吸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尿布应放平整,以防红臀发生。若发生红臀,可用5%鞣酸软膏涂擦。保持耳道和耳后清洁,防止泪水用呕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儿眼部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产道细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药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儿口腔粘膜娇嫩,易受损伤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4、母乳喂养
母乳经济、方便,营养成分易被新生儿吸收,且富含抗体,又能增进母婴感情,故以母乳喂养为佳。每次哺乳前应清洗乳头,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起,轻轻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气,预防呕吐。
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饥饿性哭闹时也应哺乳,且喂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当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及尿量减少时,应考虑母乳喂养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时,仍要坚持母乳喂养,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时可考虑用牛乳喂养。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及体重,可配制3∶1或4∶1牛乳,满月后可喂全奶。
5、适时保暖
新生儿衣被宜轻松柔软,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紧。睡觉时不能蒙被。洗澡、换衣、换尿布、喂奶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不仅需要细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学性。若护理不当,可招致新生儿疾病的发生,从而危害婴儿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若新生儿有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误事。
刚出生的婴儿的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妈妈送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如何让宝宝吃上最优质的母乳?这需要妈妈在母乳喂养时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步骤,还要留意哺乳期内的一些饮食秘诀与禁忌等。为了宝宝健康,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得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哦。
2、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是当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人工喂养需要适量而定,否则不利于婴儿发育。
3、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婴儿,使婴儿吃饱,维持他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妈妈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新生儿怎样抱正确姿势视频教程
手托法就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法,还有腕抱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抱新生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手托着宝宝的背和头,并且也要托着小屁股和腰。抱新生儿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不要竖着抱,以免伤到宝宝的颈椎。

新生儿的关节和肌肉都比较脆弱,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没有抱孩子的经验,所以在抱孩子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害怕会伤到宝宝。其实选择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就不会伤到宝宝。下面就给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怎样抱新生儿。
1.摇篮式抱法
这种抱法需要让婴儿的头放在左臂弯里,然后使用肘部护着婴儿的头,然后使用左手腕和左手护着宝宝的背和腰部,再使用右手从婴儿身上伸过去抱着婴儿的腿部,在抱的时候要注意,用右手托着宝宝的腰部和小屁股。由于宝宝太小,很容易伤到颈椎,使用这种方式来抱宝宝,可以避免伤到颈椎。
2.手托式抱法
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慢慢试着使用这种方式来抱,在抱宝宝的时候,一只手宝宝的背和头部,用另一只手拖住宝宝的腰和小屁股,并且需要撑起下半身,使宝宝的身体基本呈一条直线的状态。这种方式一般多用于从床上抱起宝宝的时候,以及从怀里把宝宝放到床上的时候,还有就是给宝宝拍嗝的时候比较常用。
出生不久的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二十个小时,到了六个月的时候,需要的睡眠也还需要十六个小时,所以除了喂奶和换尿布的时候,需要把宝宝抱起来,其余的时间,还是要让宝宝躺着,这样更利于宝宝各方面的发育,也能让宝宝得到更好的休息。
宝宝的骨骼生长比较快,所以经常抱着宝宝会对骨骼的发育不利。所以建议在每次抱宝宝的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除非是宝宝一直哭闹,需要抱起来哄,不然还是要让宝宝躺着休息,这样才能使宝宝的身体发育更好。也能避免久抱放不下的情况,这样也能减少妈妈们的负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